当前位置:首页> 五代 南唐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唐朝〕 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啼清夜月。

译文

明肌雪--肌肤明洁,白滑似雪。韦庄《菩萨蛮》:”皓腕凝霜雪。”亦是用白雪形容肌肤清亮光洁。 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鱼贯--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 凤箫--凤凰箫。泛指管乐器。 水云--水和云。此指水云相接之处。 重按--一再按奏。 霓裳--《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代著名法曲。 歌遍彻--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称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称“遍”的。一说遍、彻都是称曲调中的名目。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云:“彻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说指花瓣,花的碎片。如许昂胃《词综偶评》:“疑指落花言之。” 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情味--犹情趣。

其他

猜你喜欢

  • 汉宫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 宋词
  • 传言玉女

    雪压梅梢,金袅柳丝轻敛。 锦宫春早,乍风和日暖。 华国翠路,九陌绮罗香满。 连空灯火,满城弦管。 月射西楼,更交光照夜宴。 万人拥路,指鳌山共看。 花旗翠帽,到处朱帘高卷。 归时常是,漏残银箭。

    石孝友 宋词
  • 沁园春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 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 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 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 不须块坐参禅。 也不要区区学挂冠。 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 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 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夏元鼎 宋词
  • 柳梢青

    缥缈瑶城。 客情春小,本分寒轻。 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倚飞琼。 那堪四美都并。 喜气与、祥云共生。 自在风流,融融箫玉,楚楚兰馨。

    陈著 宋词
  • 蝶恋花

    寂寞长亭人别后。 一把垂丝,乱拂闲轩牖。 三月春光浓似酒。 传怀莫放纤纤手。 金缕依依红日透。 舞彻东风,不减蛮腰秀。 扑鬓杨花如白首。 少年张绪心如旧。

    陈允平 宋词
  • 齐天乐

    曲屏遮断行云梦,西楼怕听疏雨。 研冻凝华,香寒散雾,呵笔慵题新句。 长安倦旅。 叹衣染尘痕,镜添秋缕。 过尽飞鸿,锦笺谁为寄愁去。 箫台应是怨别,晓寒梳洗懒,依旧眉妩。 酒滴垆香,花围坐暖,闲却珠鞲钿柱。 芳心谩语。 恨柳外游缰,系情何许。 暗卜归期,细将梅蕊数。

    周密 宋词
  • 宴桃源・如梦令

    廉纤小雨养花天。 池光映远山。 蕙兰风暖正暄妍。 归梁燕翼偏。 芳草碧,绿波涟。 良辰近禁烟。 酒酣午枕兴怡然。 莺声惊梦仙。

    曹遇 宋词
  • 浣溪沙

    霭霭停云覆短墙。 夭夭临水自然芳。 猗猗无处着清香。 珍重蓦山溪句好,尊前频举不相忘。 濠梁梦蝶尽春狂。

    向子諲 宋词
  • 浣溪沙

    系得船儿柳岸头。 夹江灯火雨飕飕。 寻诗家醉更绸缪。 待腊未教寒事少,小春搀取暗香浮。 夜长飞梦失清愁。

    韩淲 宋词
  • 杏花天

    画堂帘幕香风细。 郁郁南阳佳气。 欢传吉梦占蛇虺。 此日还当一岁。 华筵外、初随彩戏。 早已似、文姬聪慧。 伫看色动门阑喜。 便有乘龙佳婿。

    无名氏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