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五代 南唐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後

〔唐朝〕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後,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译文

归--离去。 珠帘--《全唐诗》中作“朱帘”。珠帘,以珍珠缀成的帘子。 淅淅-- 读(xīxī),指风声。 厌厌--漫长、久长的样子。南唐冯延巳《长相思》中有词句云:“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诗小雅·湛露》中云:“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纤纤--读(xiānxiān),小巧、尖细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蛾眉似的新月的纤巧。南朝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中有诗句:“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镇在--长在,安在。镇,犹常,长久。唐太宗《咏烛》中有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恩人。” 何穷--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即无穷无尽的意思。 窗--《词谱》中作“刀”。金窗,又称黄金窗,宫廷中装饰华美的窗户。力困:力乏。 慵--《花草粹编》中误作“墉”,慵,懒。 羌笛--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原住在以青海为中心,南至四川,北接新疆的一带地区。东汉时移居今甘肃一带。因其主要居于西北西南地区,又称西羌。据说笛为羌族乐器。东汉马融《笛赋》中所载:“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 醉怡容--酒醉以后脸上泛起红晕的容颜。怡,舒适愉快,喜悦的样子。

其他

猜你喜欢

  • 笛家弄・笛家

    凌乱败荷,既似沙莞,又如淝水。 颠倒旌旗都靡。 馀花敧谢,又似乌江,骓兮不逝。 虞兮奈尔。 凋柳萧骚,又如轵道,故老何颜对。 因缘断。 时节转。 自然如彼。 自然如此。 水边沙际。 芦花摇曳。 唤住行人,蓼花妩媚。 引翻游子。 又似江都酣夜延秋,建业望仙结绮。 月下心飞,风前骨醉。 共苹花得意。 今看昔、后看今未。 一回头,已百弹指。

    王质 宋词
  • 醉吟商小品・小品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 暮鸦啼处。 梦逐金鞍去。 一点芳心休诉。 琵琶解语。

    姜夔 宋词
  • 水调歌头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 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 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 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 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 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 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程珌 宋词
  • 水调歌头

    昨夜严家集,霜斗飐晴天。 乾坤如许空阔,著我两人闲。 醉帽三更月影,别袂一帘花气,语隽不知还。 二十年间事,肝肺写明蠲。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 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 也为故人饮酒,也念邦人怀旧,姑为驻征鞍。 未忍作离语,留待月华圆。

    魏了翁 宋词
  • 临江仙

    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 宣和宫样太清真。 韶风摇斗帐,芳露湿纶巾。 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声惊起梁尘。 扶将芍药牡丹春。 光浮金盏面,香到玉池津。

    洪咨夔 宋词
  • 水龙吟

    问津扬子江头,滔滔潮汐东流去。 六朝文物,千年陈迹,几更乌兔。 天限东南,水流今古,地分吴楚。 喜壮游千里,桑弧蓬矢,功名事、儒生语。 翘首石头城北,簇楼台、远连芳树。 雪销天气,澄江如练,碧峰无数。 银瓮春回,金山钟晓,梦闲鸥鹭。 早归来,尽日风平人静,孤舟横渡。

    陈德武 宋词
  • 浪淘沙

    纸帐素屏遮。 全似僧家。 无端霜月闯窗纱。 唤起玉关征戍梦,几叠寒笳。 岁晚客天涯。 短发苍华。 今年衰似去年些。 诗酒新来俱倚阁,孤负梅花。

    刘克庄 宋词
  • 菩萨蛮

    纳红销翠春风里。 精神一撮金莲底。 不是睡杨妃。 绿珠娇小儿。 一般娇绝处。 半带疏疏雨。 不解吐繁香。 却教人断肠。

    李好古1 宋词
  • 诉衷情

    侵晨呵手怯清霜。 闲写两三行。 都将旧游新恨,收拾入行装。 人乍别,路尤长。 漫嗟伤。 不如归去,只者温柔,便是仙乡。

    杨泽民 宋词
  • 水调歌头

    既难求富贵,何处没溪山。 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 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 弄影碧霞里,长啸翠微间。 醉时歌,狂时舞,困时眠。 け然自得,了无一点俗相干。 拟把清风明月,剪作长篇短阕,留与世人看。 待倩月边女,归去借青鸾。

    荣樵仲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