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主,跳檀溪;雷轰了荐福碑;丙吉教子立起宣帝;老莱子斑衣;包待制上陈州粜米;这一本是《孟母三移》。 (生唱)。
无
其他无
〔元朝〕 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
刘先主,跳檀溪;雷轰了荐福碑;丙吉教子立起宣帝;老莱子斑衣;包待制上陈州粜米;这一本是《孟母三移》。 (生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 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 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虎倦龍疲白刃秋,兩分天下指鴻溝。 項王不覺英雄挫,欲向彭門醉玉樓。
少年襄陽地,來往襄陽城。 城中輕薄子,知妾解秦箏。
(五祖弘忍一日會衆傳法弟子,神秀呈偈出於壁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嘉慶廣東通志》三二八《釋老傳》引《指月錄》)(此偈最早見於《六祖法寶壇經》。 末句,敦煌本作「莫使有塵埃」。 )。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惟傳頓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若學頓教法,愚人不可悉。 說即須萬般,合離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惠日。 邪來因煩惱,正來煩惱除。 邪正悉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清淨,起心即是妄。 淨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間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離道別覓道。 覓道不見道,到頭還自惱。 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世間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無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煩惱碎。 若欲化愚人,是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現。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 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邪見是世間,正見出世間。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頓教,亦名爲大乘。 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同前)。
秋草行將暮,登樓客思驚。 千家同霽色,一鴈報寒聲。 北望無鄉信,東遊滯客行。 今君佩銅墨,還有越鄉情。
江上初收戰馬塵,鶯聲柳色待行春。 雙旌誰道來何暮,萬井如今有幾人。
圓天方地局,二十四氣子。 劉生絕藝難對曹,客爲歌其能。 請從中央起,中央轉鬬破欲闌。 零落勢背誰能彈,此中舉一得六七。 旋風忽散霹靂疾,履機乘變安可當。 置之死地翻取強,不見短兵反掌收已盡。 唯有猛士守四方,四方又何難。 橫擊且緣邊,豈如昆明與碣石。 一箭飛中隔遠天,神安志愜動十全,滿堂驚視誰得然。
十年戈甲際,四海烟塵中。 慘慘鼓角晚,萋萋禾黍風。
小書樓下千竿竹,深火爐前一盞燈。 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