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滚绣球

〔元朝〕 白朴

垂杨宿鸟惊,绣鞋不待行。 降明香问天求聘,志诚心祷告神灵。 相思病渐成,看看瘦损形,受寂寞事关前定,盼佳期井底银瓶。 似这等栖迟误了奴家命,强打精神拜斗星,何日安宁?(梅云)姐姐,你听那里冰弦之声。 (旦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延平津

    三尺晶熒射斗牛,豈隨凡手報冤讎。 延平一旦爲龍處,看取風雲布九州。

    汪遵 唐宋诗
  • 行縣至浮查寺

    二十年前此布衣,鹿鳴西上虎符歸。 行時賓從光前事,到處松杉長舊圍。 野老競遮官道拜,沙鷗遙避隼旟飛。 春風一宿琉璃地,自有泉聲愜素機。

    羅炯 唐宋诗
  • 蒙恬芳軌設,遊楚清音列。 形通天地規,絃寫陰陽節。 鄭音既寥亮,秦聲復凄切。 君聽陌上桑,爲辨羅敷潔。 (以上見《佚存叢書》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卷下)(按:《佚存叢書》本《李嶠詠百二十首》,所錄諸詩文字與《全唐詩》所載者差異較大。 以上二詩完全不同,故另錄出。 有一句或數句不同者,錄如次。 僅個別文字不同者從略。 〖1〗《風》首二句作「落日正沈沈,微風生北林」。 〖2〗《霧》三四兩句作「別有丹山霧,玲瓏素月明」。 〖3〗《梨》五六兩句作「春暮條應紫,秋來葉正紅」。 〖4〗《樓》三四兩句作「落星臨畫閣,井幹起高臺」。 〖5〗《橋》後四句作「巧作七星影,能圖半月輝。 即今滄海宴,無復白雲威」。 )(〖6〗《簾》首二句作「曉風清竹殿,初日映秦樓」。 第三句作「曖曖籠珠網」。 第五句作「窗中月影入」。 〖7〗《扇》第二句作「蒲葵實曉清」。 第五句作「逐暑含風轉」。 第七句作「還取同心契」。 〖8〗《墨》第六句作「皂疊映逾沈」。 〖9〗《刀》第五句作「割錦紅鮮裏」。 〖10〗《彈》首句作「俠客遙相望」。 三四兩句作「共持蘇合彈,來此傍垂楊」。 末二句作「莫欣黃雀至,須憚微軀傷」。 〖11〗《琵琶》首句作「裁規勢漸團」。 〖12〗《珠》末二句作「誰憐被褐者,懷寶自多才」。 〖13〗《綾》第二句作「爲衾值漢君」。 五六兩句作「色帶冰綾影,光含霜雪文」。 〖14〗《素》五六兩句作「碪杵調風響,綾紈寫月輝」。 〖15〗《錦》第七句作「若逢朱太守」。 〖16〗《布》三四兩句作「瀑泉飛掛鶴,浣火有炎光」。 末句作「來穆採花芳」。 另伯三七三八卷存李嶠雜詠二首又四句,斯五五五卷存六首又三句,其文字與《全唐詩》有較多不同,錄其要者如次。 伯三七三卷載《鳳》第六句作「頻過潁水湯」。 《兔》五、六、七三句作「漢殿跧容伏,梁園隱迹微,方知感純孝」。 )。

    李嶠 唐宋诗
  • 題靈祐和尚故居

    歎逝翻悲有此身,禪房寂寞見流塵。 多時行徑空秋草,幾日浮生哭故人。 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霑巾。 殘經窗下依然在,憶得山中問許詢。

    劉長卿 唐宋诗
  • 同年龐汝弼赴宰臨賀見過敘別因成感詠

    朋好日寥落,征驂那忍聞。 先成數日惡,更負十年薰。 客棹秋瀧水,官郵暮嶺雲。 圖南尚良食,少作弔湘文。

    宋庠 唐宋诗
  • 和雙溪

    常憶雙溪老,伽陀日益多。 津梁今坐斷,風月奈君何。 清梵山藏路,南薰歸滿柯。 何時話暌闊,芒屨入雲蘿。

    曹勛 唐宋诗
  • 送吳監丞季行知簡州

    勳烈涪陽異姓王,手扶西極漢天長。 有孫文武千人傑,透紙風騷萬字香。 小涉移中公事筆,又懷劍外史君章。 同朝多日相從少,不唱陽關也斷腸。

    楊萬里 唐宋诗
  • 月中炬火發仙山驛小睡射亭五首 其五

    轎中兀得軟如癡,逢店投床片子時。 睡覺不知天曉未,半窗花影木犀枝。

    楊萬里 唐宋诗
  • 八月十八日觀潮 其一

    萬疊銀山出海門,百川渺渺不勞吞。 晴江斗起黏天浪,一洗忠胥憤屈魂。

    喻良能 唐宋诗
  • 送林熙之詩五首 其二

    仁體難明君所疑,欲求直截轉支離。 聖言妙縕無窮意,涵泳從容只自知。

    朱熹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