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减王猷兴。 冲开鹭序,荡散鸥盟。 梨花乱撒,柳絮飘零。 那时节酒停斟听唱阳春,人将别重歌古郢。 想当初钓鱼人击冻敲冰,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旌。 美名,擅称。 辉光照耀终难泯,他每志坚贞秉忠正。 一片丹衷贯日星,流播芳馨。
无
其他无
〔元朝〕 沈禧
不减王猷兴。 冲开鹭序,荡散鸥盟。 梨花乱撒,柳絮飘零。 那时节酒停斟听唱阳春,人将别重歌古郢。 想当初钓鱼人击冻敲冰,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旌。 美名,擅称。 辉光照耀终难泯,他每志坚贞秉忠正。 一片丹衷贯日星,流播芳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兄子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 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 賓客填街復滿坐,片言出口生輝光。 世人逐勢爭奔走,瀝膽隳肝惟恐後。 當時一顧生青雲,自謂生死長隨君。 一朝謝病還鄉里,窮巷蒼茫絕知己。 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下爲鄰。 魯連所以蹈滄海,古往今來稱達人。
春江無雲潮水平,蒲心出水鳧雛鳴。 長干夫壻愛遠行,自染春衣縫已成。 妾身生長金陵側,去年隨夫住江北。 春來未到父母家,舟小風多渡不得。 欲辭舅姑先問人,私向江頭祭水神。
何處難忘酒,霜庭老病翁。 闇聲啼蟋蟀,乾葉落梧桐。 鬢爲愁先白,顏因醉暫紅。 此時無一醆,何計奈秋風。
晚樹疎蟬起別愁,遠人回首憶滄洲。 江連故國無窮恨,日帶殘雲一片秋。 久客轉諳時態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到頭生長煙霞者,須向煙霞老始休。
長沙地窄卻回時,舟檝駸駸向鳳池。 爲報湘川神女道,莫敎雲雨濕旌旗。
一上高樓醉復醒,日西江雪更冥冥。 化風吹火全無氣,平望惟松少露青。 臘內不妨南地少,夜長應得小窗聽。 因思舊隱匡廬日,閑看杉檉掩石扃。
托身侍雲陛,昧旦趨華軒。 遂陪鵷鴻侶,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期我於田園。 側聞景龍際,親降南面尊。 萬乘駐山外,順風祈一言。 高陽多夔龍,荆山積璵璠。 盛德啓前烈,大賢鍾後昆。 侍郎文昌宮,給事東掖垣。 謁帝俱來下,冠蓋盈丘樊。 閨風首邦族,庭訓延鄉村。 采地包山河,樹井竟川原。 巖端回綺檻,谷口開朱門。 階下羣峰首,雲中瀑水源。 鳴玉滿春山,列筵先朝暾。 會舞何颯沓,擊鐘彌朝昏。 是時陽和節,清晝猶未暄。 藹藹樹色深,嚶嚶鳥聲繁。 顧己負宿諾,延頸慙芳蓀。 蹇步守窮巷,高駕難攀援。 素是獨往客,脫冠情彌敦。
千年松樹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見說瓦棺藏檜下,杜生題後定時名。 (以上二十首均錄自上海圖書館據天一閣藏本所攝膠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黃紹文纂《六合縣志》〖簡稱《嘉靖志》〗卷八《藝文志·詩類》。 校以光緒癸未年刊賀廷壽纂《六合縣志》〖簡稱《光緒志》〗卷七所錄詩及光緒刊朱緒曾輯《金陵詩徵》卷三五所收詩。 《光緒志》錄十六首,缺《治浦橋》、《滁河》、《儒學舊基》、《城隍廟》四首。 《金陵詩徵》僅收《龍池》之一、《廢如歸館》二首。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廟前,偃蹇若蓋,清陰數畝。 傳云杜荀鶴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緒志》詩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詩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郟滂詩。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載僅數首耳,餘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間縣令劉昌詩所修志,板已劘滅,其本無傳。 近於藏書家覓得寫本,據其所載,有可採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宰,嘗作《懷古詩》五十首,敍靈巖則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則曰:『士馬更戍往來。 』若儒學、士林館、龍池、昌市樓等處,皆有題詠。 意滂必文彩風流之士,當時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無傳,詩之存者載《詩紀》。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緒志》卷四《官師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令。 懼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繫以小敍,今其詩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蹟不傳。 」〖7〗《金陵詩徵》卷三五錄滂詩二首,小傳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縣志》云:郟令懼棠邑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係以小敍,其叙靈巖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曰:『士馬更戍往來。 』士林曰:『其地業儒多宦。 』敍寺則始於解脫,敍混成觀則起於宋元。 《嘉靖儀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蘇作睿《志》尚存十六首,乾隆癸卯廖掄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著作,徵文考獻,何可棄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縣志》,今均無傳。 傳世者以《嘉靖志》爲最早,所錄二十首。 據修志者所云,則《嘉定志》所收亦不過此數。 《光緒志》當係自雍正《六合縣志》轉錄,文字歧異較多,疑非源出於嘉靖《六合縣志》,而係自嘉靖《儀真縣志》錄出。 唐六合縣轄境,明代部分歸儀真縣,故其詩得兼收之。 今傳《儀真縣志》,似以《隆慶志》爲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閣本行世,經檢幷無滂詩。 朱緒曾、賀廷壽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數,疑曾獲見嘉靖《儀真縣志》,俟續訪之。 滂詩除已錄出之二十一首外,僅知詩題者尚有《靈巖》、《龍津》、《昌市樓》、《混城觀》等,已見前錄。 )。
三殿茲辰奉御觴,薰風梅雨好年光。 炎天更作奇峰勢,來表南山壽歷長。
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 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秃。 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 舊言盖軫象乾坤,須信斡旋歸一軸。 美哉此果有常德,結實何曾問荒熟。 霜餘萬顆綴寒林,下視黄柑類奴僕。 牛心取象庶彷彿,熨斗得名何凂瀆。 火乾既許暖闗膈,冰冷當知解煩燠。 今年夏秋足時雨,盡道和氣鍾百穀。 西成僅得十之五,亦見陰陽有盈縮。 就中朱實繁且大,照野煌煌駭人目。 較之常歲遠不侔,正似斗勝難趁斛。 國家運厄困强敵,一紀於兹事弓韣。 空庭喋血在今年,我已不疑何更卜。 禾和鞋諧古云讖,大柿之祥天下福。 請賡繼伐獻吾君,王者功成四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