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林滄海東,未曉日先紅。 作貢諸蕃別,登科幾國同。 遠聲魚呷浪,層氣蜃迎風。 鄉俗稀攀桂,爭來問月宮。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蠙
家林滄海東,未曉日先紅。 作貢諸蕃別,登科幾國同。 遠聲魚呷浪,層氣蜃迎風。 鄉俗稀攀桂,爭來問月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 吹花隨水去,飜却釣魚船。
玉勒侍行襜,郄超未有髯。 守儒輕獵騎,承誨訪沈潛。 雲勢將峰雜,江聲與嶼兼。 還當見王粲,應念二毛添。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 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 豐吾膚革,滋吾血髓。 從幼逮老,勤亦至矣。 幸有輔車,非無齗齶。 胡然捨我,一旦雙落。 齒雖無情,吾豈無情。 老與齒別,齒隨涕零。 我老日來,爾去不迴。 嗟嗟乎雙齒,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 爲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餘年。 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 今君之老矣,血衰齒寒。 輔車齗齶,日削月朘。 上參差而下𠨜𦤞,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聽哉,女長辭姥,臣老辭主。 髮衰辭頭,葉枯辭樹。 物無細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 獨不聞諸道經,我身非我有也,蓋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 又不聞諸佛說,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 所宜委百骸而順萬化,胡爲乎嗟嗟於一牙一齒之間。 吾應曰:吾過矣,爾之言然。
穉珪倫鑒未精通,只把蛙聲鼓吹同。 君聽月明人靜夜,肯饒天籟與松風。
康樂風流五百年,永嘉鈴閣又登賢。 嚴城鼓動魚驚海,華屋尊開月下天。 內使筆鋒光案牘,鄢陵詩句滿山川。 今來誰似韓家貴,越絕髦幢鴈影連。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欄頻北望,只宜名作巨門樓。 (〖1〗詩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間刊刻。 此詩承儀徵吳白匋先生見告。 按原志附注曰:「程弘志云:按《一統志》:刺史有從兄棄官學道,號於方外,刺史爲築室於問政山,山始名問政。 」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于德晦題名,在李虞仲題名之左,曰「監察御史于德晦」,題名後紀「大中六年三月廿四日」云云。 又《長安志》務本坊有左散騎常侍于德晦宅。 〖大興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所記同〗)。
參彼將,德(京本作「得」)性好攻心。 仔細究情(辛本作「精」)隨彼好,中行離[反](問)(據辛本、京本改)詭相親,設利誘前擒。 (覆兵敗將,攻其便,究其情,伐其機。 )。
吉祥長者草茸茸,香軟登機棱路通。 卷去若人呈己事,得來與我展家風。 默遊兩岸雪蘆外,瘦坐五湖煙水中。 未許春眠夢蝴蝶,大方引步劫壺空。
江南九月未飛霜,木葉蕭蕭已半黄。 行遍疏山山下路,滿山唯有桂花香。
晝日南宮雨後凉,齋嚴官重靜於常。 庭前鬭雀墮還起,欄下秋花落自香。 看盡雲容天漏碧,讀殘書帙卷披黄。 九衢塵土莫能到,蕭瑟微風葉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