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见他左瞧、左瞧、怒咆哮,火不腾改变了狰狞貌,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
无
其他无
〔元朝〕 纪君祥
我只见他左瞧、左瞧、怒咆哮,火不腾改变了狰狞貌,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楚俗不理居,居人盡茅舍。 茅苫竹梁棟,茅疎竹仍罅。 邊緣隄岸斜,詰屈檐楹亞。 籬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駕。 南風五月盛,時雨不來下。 竹蠹茅亦乾,迎風自焚灺。 防虞集鄰里,巡警勞晝夜。 遺燼一星然,連延禍相嫁。 號呼鄰穀帛,奔走伐桑柘。 舊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前日洪州牧,念此常嗟訝。 牧民未及久,郡邑紛如化。 峻邸儼相望,飛甍遠相跨。 旗亭紅粉泥,佛廟青鴛瓦。 斯事纔未終,斯人久云謝。 有客自洪來,洪民至今藉。 惜其心太亟,作役無容暇。 臺觀亦已多,工徒稍冤咤。 我欲他郡長,三時務耕稼。 農收次邑居,先室後臺榭。 啓閉既及期,公私亦相借。 度材無強略,庀役有定價。 不使及僭差,粗得禦寒夏。 火至殊陳鄭,人安極嵩華。 誰能繼此名,名流襲蘭麝。 五袴有前聞,斯言我非詐。
曾話黃陵事,今爲白日摧。 老無兒女累,誰哭到泉臺。
唼藻滄江遠,銜盧紫塞長。 霧深迷曉景,風急斷秋行。 陣照通宵月,書封幾夜霜。 無復能鳴分,空知愧稻粱。
不共垂楊映綺寮,倚山臨路自嬌饒。 游人過去知香遠,谷鳥飛來見影搖。 半隔煙嵐遙隱隱,可堪風雨暮蕭蕭。 城中春色還如此,幾處笙歌按舞腰。
外身道不遠,異類自能馴。 尚有相親獸,應無可棄人。 溪邊同飲水,林下共棲真。 寂寂空巖畔,千秋迹已陳。 (同前。 )(〖1〗《洞霄圖志》卷四《古跡門·伏虎巖》條:「伏虎巖,在宮山西南峻壁間,若環堵之室。 南有路,自上而下,復陟厓磴,方至其所。 藤蘿深密,怪禽晝啼,非有道之士,不可處也。 昔郭真君伏虎於此。 按《晉書》云:『葛洪何幼道偕訪之,目擊而已,各無所言,引嘯而退。 』唐吳天師愛其遺跡,每游忘返,題詩巖上,今歲久昏剝,云:『郭生在童穉,已得方外心。 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 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末句蓋引真君與溫嶠問答語。 」)。
詩成數盞兀忘思,瞑目昏昏倒接䍦。 無魚無愁且須醉,好風好月更何爲。 長留酒在花堆雪,不厭身閒鬢聚絲。 一夕春山到明坐,杜鵑啼歇麑啼時。
轉筋脚,急去使生薑。 新水一鍾煎五合,飲之即去總無妨,主將記心腸。
晨坐枉瓊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響幽禽。 髣髴謝塵跡,逍遙舒道心。 顧我腰間綬,端爲華髮侵。 簿書勞應對,篇翰曠不尋。 薄田失鋤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慙所問,想望東山岑。
水雲深處是吾家,飯有胡麻飲有茶。 鐺裏未能炊一粟,山頭學得種三花。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來侵。 鬰鬰不自怡,開尊獨盈斟。 舉杯對孤影,浩蕩生幽襟。 百慮遂消散,無復縈我心。 修篁爾何情,風中來清音。 不覺日已晏,四面山沈沈。 超遥醉中適,頹然忘古今。 染翰記所寓,音屬自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