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友人許裳題宣平里古藤

〔唐朝〕 張蠙

欲結千年茂,生來便近松。 迸根通井潤,交葉覆庭穠。 歷代頻更主,盤空漸變龍。 晝風圓影亂,宵雨細聲重。 蓋密勝丹桂,層危類遠峰。 嫩條懸野鼠,枯節呌秋蛩。 翠老霜難蝕,皴多蘚乍封。 幾家遙共翫,何寺不堪容。 客對忘離榻,僧看誤過鐘。 頃因陪預作,終夕遶枝筇。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尋道者所隱不遇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

    竇鞏 唐宋诗
  • 題清涼寺

    憑檻霏微松樹煙,陶潛曾用道林錢。 一聲寒磬空心曉,花雨知從第幾天。

    楊巨源 唐宋诗
  • 撰彭陽公誌文畢有感

    延陵留表墓,峴首送沈碑。 敢伐不加點,猶當無愧辭。 百生終莫報,九死諒難追。 待得生金後,川原亦幾移。

    李商隱 唐宋诗
  • 和范秘書襄陽舊遊

    聽話揚帆興,初從峴首還。 高吟入白浪,遙坐看青山。 枯木猿啼爽,寒汀鶴步閑。 秋來關去夢,幾夜度商顏。

    李頻 唐宋诗
  • 湘中紀行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漁](魚)潭,陰雲起龍窟。 峻屏夾澄[徹](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艦時邅迴,輕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鑒)毛髪。 寂寞[幾](榜)漁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 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 [峭]蒨每驚新,幽奇信誇絕。 稠[峰](峯)疊玉嶂,淺[浪](泿)翻殘雪。 石[燕](鷰)雨中飛,[塞](霜)鴻雲外別。(迴鴈峯) 泝洄已勞苦,覽[玩](翫)還愉悅。 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静得仙處),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陽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 無[以](公)佐雍熙,何如養疵拙。 安人苟有[積](績),撫己行將[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金石萃編》錄此詩缺誤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三補錄此詩無缺,今據以校補。 瞿中溶跋云:李諒《湘中紀行》詩二十行,行三十字,正書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編》所載闕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誤作『勒』,『積翠』之『翠』誤作『學』,蓋搨本未精之故。 予遊浯溪,親督搨工椎打,所謂闕泐者一一皆可辨識,乃爲補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並不作『廎』,此唐人手筆,可見次山當本用『亭』字也。 )(〖1〗石刻詩後至題「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諒,過此偶題,並領男穎同登覽。 」〖2〗《金石萃編》王昶按:「李諒,兩《唐書》無傳,《全唐詩》有其人,小傳稱諒字復言,三宰劇邑,再爲郡牧,終京兆尹,而不詳所牧何郡。 所載詩,便有《蘇州元日郡齊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詩一首,題下注云:『時長慶四年也。 』而不載此詩。 詩中缺泐,無從校補。 此詩題曰《湘中紀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經永州題此詩於𢈪亭者。 合而觀之,是諒先於長慶四年守蘇州,至此時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謂再爲郡牧者是已。 《蘇州元日》詩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長慶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則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穎。 諒之可見者祇此。 」)。

    李諒 唐宋诗
  • 五言登禪定閣一首

    鹿苑傳金地,龍宮出鐵圍。 閣裏山河近,樓上落星稀。 獨園登彼岸,雙樹遂忘歸。 具(疑應作「貝」)葉含峯入,蘆花逐鴈飛。 雲{扌臥}擬留蓋,蘿懸似拂衣。 言倍列棘賞,同赴握蘭期。 禪林當月路,更似偶仙扉。 (日本藏唐抄本《唐詩卷》。 )。

    張栖貞 唐宋诗
  • 京還贈張維

    拂衣何處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祿,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帶異抽簪。 因向智者說,遊魚思舊潭。

    孟浩然 唐宋诗
  • 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叠出寒花散漫開爲韵 其二

    故家洛陽隅,煙林接雲岫。 社酒無俗期,柴門有清叩。 傳聞俱丘墟,淒涼兵火後。 祇應秋夜月,松竹影如晝。

    李處權 唐宋诗
  • 遺直堂六首 其二

    虬龍舞雲端,風雨來海上。 尚想堂中人,詩成一迴向。

    韓元吉 唐宋诗
  • 自嘲老態

    世念秋毫盡,渾如學語兒。 得床眠易熟,有飯食無時。 紗帽簪花舞,盆池弄水嬉。 從今轉無事,靜坐不吟詩。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