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关张双赴西蜀梦・石榴花

〔元朝〕 关汉卿

往常开怀常是笑呵呵,绛云也似丹脸若频婆;今日卧蚕眉瞅定面没罗,却是为何?雨泪如梭,割舍了向前先搀过,见咱呵恐怕收罗。 行行里恐惧明闻破,省可里倒把虎躯挪。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別李季友

    栖鳥不戀枝,喈喈在同聲。 行子馳出戶,依依主人情。 昔時霜臺鏡,醜婦羞爾形。 閉匣二十年,皎潔常獨明。 今日照離別,前途白髮生。

    王季友 唐宋诗
  • 宮詞 八十六

    薄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板閣虛。 獨自凭闌無一事,水風涼處讀文書。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題周諫別業

    隱身苕上欲如何,不著青袍愛綠蘿。 柳巷任疎容馬入,水籬從破許船過。 昂藏獨鶴閑心遠,寂歷秋花野意多。 若訪禪齋遙可見,竹窗書幌共煙波。

    皎然 唐宋诗
  • 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司馬承禎 唐宋诗
  • 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 六十

    獨行獨坐任天然,幽隱難逢世網牽。 一志直教齊大道,萬般總是涉因緣。 水磨澗石平如鏡,春引巖藤直似弦。 虛幻已知休更續,蹄輪應不到山前。

    延壽 唐宋诗
  • 繼韵書胡氏孝思亭

    舉世針磁覔秀峰,争從窀穸問窮通。 喜君篤孝誠尤至,追想慈顔事已空。 積毁到今猶瘠立,因知卓行不雷同。 當時甘旨庭闈念,應向廬前歎樹風。

    張嵲 唐宋诗
  • 思歸天台

    山中小築枕溪流,却踏紅塵笑拙謀。 鬢點吳霜今已老,兒皆楚語祇堪愁。 猿驚鶴怨事偶爾,燕語鶑啼春罷休。 每與兒曹話歸計,一簾清夢繞滄洲。

    曹勛 唐宋诗
  • 何叔宜求頌

    十力功高誰履踐,叔宜重叩普菴門。 玄玄眾妙靈知有,自肯唯心聞不聞。 時信金剛通佛慧,情忘想盡合乾坤。 夜月曉風消息滿,希夷獨步道常存。

    釋印肅 唐宋诗
  • 雜詠下 百結

    體輕難受雨,枝軟不禁風。 全賴結蟠力,能超造化功。

    洪适 唐宋诗
  • 和章冠之

    光陰轉眼去如飛,閙過清遊正及時。 春事到今難著語,鳥聲無奈只催詩。 日烘花氣侵軒戶,風晃江光入酒巵。 回意總將西子看,對山終日未成癡。

    崔敦禮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