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披星,忍寒受冷,离乡井。 过于些芳草长亭,再不曾半霎儿得这脚头定。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带月披星,忍寒受冷,离乡井。 过于些芳草长亭,再不曾半霎儿得这脚头定。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入君旅夢來千里,閉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處,後堂階下竹叢前。
繫馬松間不忍歸,數巡香茗一枰棋。 擬登絕頂留人宿,猶待滄溟月滿時。
寒燈未滅夜愁添,輕帳低垂薄似煙。 忘却閨中病無寐,空教魂夢到君邊。 (又和。 見元林坤《誠齋雜記》卷下,元伊世珍《琅環記》卷上引《誠齋雜記》。 )(〖1〗《誠齋雜記》云:「唐大歷中,有人獨行到鳳凰臺,望見一男子與一婦人相和而歌,聲澈雲際。 」「歌罷,其人迫而視之,乃二獸焉,一類猪而體特高,蔚有文綵,一類龍而小,遍體純黃色。 其人驚而走。 行者問之因語其故,共往觀之,寂然無所見,惟竹書一束在地。 」)。
園花笑芳年,池草豔春色。 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 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 豈若瓊樹枝,終歲長翕赩。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 三峰千載客,四海一閑人。 世態從來薄,詩情自得真。 乞全麞鹿性,何處不稱臣。
昔日驕王鎮此州,特營高閣瞰清流。 一時傑出稱雄觀,千古爭傳作勝遊。 遍覽遺蹤容可想,回思往事却堪羞。 時人漫說珠簾雨,空惹騷人拄笏愁。
身在籃輿不自安,更勞牽挽上天門。 山中亦有人間月,今夜應須照覆盆。
本自怕沾京洛塵,固應不吐相君茵。 偶逃鼉作鯨吞地,幸保詩狂酒病身。 傲世曾歌楚人鳳,著書久絕魯郊麟。 山村且試筇枝興,風月秋來正一新。
頃歲游孤嶼,名門說二何。 胡爲終璧水,自合上鑾坡。 器重連城價,心澄古井波。 傳家衣鉢在,衮衮並儒科。
興高未肯輟清詩,捨轎重扶櫛栗枝。 松柏青肥春雨洗,煙雲輕健澗風吹。 樵歸後塢連聲唱,鹿過前溪失隊悲。 莫道還家甘寂默,陶潜自有五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