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沉醉东风

〔宋朝〕 无名氏

若不是我失时落势,怎生的便揽祸招危。 我和他这搭儿才相见,平日里又不相识。 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更漏子·听寒更

    听寒更,闻远雁,半夜萧娘深院。 扃绣户,下珠帘,满庭喷玉蟾。 人语静,香闺冷,红幕半垂清影。 云雨态,蕙兰心,此情江海深。

    孙光宪 五代 花间集
  • 双调・蟾宫曲怀古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 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层楼有感倚西风百尺层楼,一道秦淮,九点齐州。 塞雁南来,夕阳西下,江水东流。 愁极处消除是酒,酒醒时依旧多愁。 山岳糟丘,糊海杯瓯。 醉了方休,醒后从头。

    查德卿 元曲
  • 庞涓夜走马陵道・煞尾

    兄弟,则这功名成就合成就,我得好休时便好休。 养可疮海上游,洗了耳觅许由,学太公把钓钩,逐范蠡一叶舟。 想荣华风内烛,富贵如水上沤,将利名一笔勾,再不向杀人场揽祸尤,白白的将性命丢。 攒住眉头懒转眸,咬定牙儿且忍羞。 打熬着足上浸浸血水流。 哎,你个行刃的哥哥,你畅好是下的手。 (下)。

    无名氏 元曲
  •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梅花酒

    俺如今践登程,路途沿,几时到八水三川,西洛中原。 莫得俄延,摔碎丝鞭。 马蹄儿践香尘,钿车儿古道穿。 今日个,来赴选;来赴选,到金銮;到金銮,日月边;日月边,受皇宣;受皇宣,古今传。

    白朴 元曲
  • 山神庙裴度还带・叨叨令

    当日个贾氏为父屠龙孝,杨香为父跨虎曾行孝,曹蛾为父嚎江孝;今日个琼英为父题诗孝。 端的可便感天地也波哥,端的可便感天地也波哥!为父母呵,男女皆可尽人之孝。

    关汉卿 元曲
  • 风雨像生货郎旦・柳叶儿

    你道他为甚来眉峰暗锁?则要我庆新亲茶饭张罗。 (云)李彦和,他那伙亲眷,我都认的。 (李彦和云)可是那几个?(正旦唱)都是些胡姑姑假姨姨厅堂上坐。 待着我供玉馔,饮金波,可不道谁扶侍你姐姐哥哥?。

    无名氏 元曲
  • 诸葛亮博望烧屯・混江龙

    有朝一日,我出茅庐指点世人迷。 凭着我剑挥星斗,我志逐风雪。 圣明君稳坐九重龙凤阙,显出那大将军八面虎狼威。 (云)道章,你见么?(道童云)师父,您徒弟见甚么?(正末唱)见风筛竹影,日射松穿。 我恰才袖中发课,你去那门外观窥。 安排着香桌,准备着烹茶,(云)道童,这一来。 (道童云)师父,可是何人到此也。 (正末唱)必定是关云长、张翼德和刘备。 (云)道童。 (道童云)师父有何话说?(正末唱)你与我忙铺下席簟,,你与我半掩得这些扉。 (道童云)师父,您徒弟安排下香桌,烹了茶汤,铺下席簟,洒扫的干净了也。 (正末云)道童,你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 (刘末同关末、张飞上)(刘末云)兄弟,可早来到也。 远远的看见茅庵,将俺的军马屯在这山峪口,安营下寨。 咱弟兄三人,直至茅庵中请师父去,可早来到也。 二位兄弟,俺见师父去来。 (张飞云)二位哥,今番第三遭,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若不下山去呵,我不道的烧了他哩。 (关末云)兄弟,你休这等躁暴,俺求贤用士哩。 (刘末云)兄弟,你不得躁暴,休误了大事。 (刘末见道童科,云)道童,你师父庵中有么?(道童云)俺师父正在庵中盹睡哩。 (张飞做揪住道童科,云)你师父在那里?(道童慌科,云)老官儿,我才不说来,师父昨日酒多了,还不曾睡醒哩。 老官儿休要动手。 (张飞云)这村夫到不纳房钱。 则是睡。 (关末云)兄弟休要躁暴。 (张飞做放了道童科,云)去,我且饶你。 (道童云)呸!可不是晦气。 此人就是个村牛一般。 (刘末云)道童,对你师父说去,有新野太守刘、关、张弟兄三人,特来拜见。 (道童云)理会的。 (报科,云)报的师父得知,庵门首有刘、关、张弟兄三人,来拜见师父。 (正末云)既然一年三访,此人诚心,我必索与他相见者。 道童,你请那姓刘的过来。 (道童云)理会的。 (做见刘末科,云)那个是那姓刘的老官儿?俺师父有请。 (刘末云)您二位兄弟,则在门首等者,我见了师父,着人来请您二位兄弟。 (刘末做见科)(正末唱)。

    无名氏 元曲
  • 前腔

    (净)兄饮一杯,但从今放开忧虑,兄有事弟当前去。 (合前)。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陈季卿误上竹叶舟・村里迓鼓

    我这卫洞大深处,端的是世人不到,我则待埋名隐姓,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你看那蜗角名,蝇头利,多多少少,我则待夜睡到明,明睡到夜,睡直到觉。 呀!蚤则似刮马儿光阴过下。

    杨梓 元曲
  • 前腔

    (旦)依旧珠围翠簇,依旧雕鞍绣毂,列侍妾丫鬟使女,送金杯听歌观舞也。 (小旦)因灾致福,爱惜奴似亲生儿女。 (合前)。

    施惠《幽闺记》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