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贫胎,称秀才。 教我阿娘来做媒,一去京城更不回。 算它老婆真是呆,指望平地一声雷。
无
其他无
〔元朝〕 无名氏《张协状元》
一个大贫胎,称秀才。 教我阿娘来做媒,一去京城更不回。 算它老婆真是呆,指望平地一声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雲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業成洙泗客,皓髮著儒衣。 一與遊人別,仍聞帶印歸。 林多宛地古,雲盡漢山稀。 莫愛潯陽隱,嫌官計亦非。
葉覆清溪灩灩紅,路橫秋色馬嘶風。 獨攜一榼郡齋酒,吟對青山憶謝公。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吏部明年拜官後,西城必與故人期。 寄書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急管雜青絲,玉瓶金屈巵。 寒天高堂夜,撲地飛雪時。 賀君關西掾,新綬腰下垂。 白面皇家郎,逸翮青雲姿。 明旦之官去,他辰良會稀。 惜別冬夜短,務歡盃行遲。 季女猶自小,老夫未令歸。 且看匹馬行,不得鳴鳳飛。 昔歲到馮翊,人煙接京師。 曾上月樓頭,遙見西嶽祠。 沙苑逼官舍,蓮峰壓城池。 多暇或自公,讀書復彈棊。 州縣信徒勞,雲霄亦可期。 應須力爲政,聊慰此相思。
春霽江山似畫圖,醉垂鞭袂出康衢。 猖狂亂打貔貅鼓,稽懶慵修鴛鷺書。 老色漸來欺鬢髮,閑情將欲傲簪裾。 苔錢遍地知多少,買得花枝不落無。
臯橋羈旅有梁鴻,洛下嚶嚶信未通。 金谷輕爲年少客,滄浪翻作主人翁。 山川勝氣生吟次,風月高情寄飲中。 身外不須論得喪,儻來軒冕古今同。
琉璃甕中走卻鱉,驚起波斯一夜尋。 天曉不知何所見,大悲菩薩是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