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听的兵起东吴,可扑扑胆惊心惧,早则不三战杀入王都。 吓得我乱慌慌,忙劫劫,不成活路。 偏生生的望眼模糊,悄不见那西秦远来相助。
无
其他无
〔元朝〕 郑延玉
则听的兵起东吴,可扑扑胆惊心惧,早则不三战杀入王都。 吓得我乱慌慌,忙劫劫,不成活路。 偏生生的望眼模糊,悄不见那西秦远来相助。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上陌行初盡,嚴城立未開。 人疑早朝去,客是遠方來。 伏奏徒將命,周行自引才。 可憐霄漢曙,鴛鷺正徘徊。
家占溪南千箇竹,地臨湖上一羣山。 漁船多在馬長放,出處自由閑不閑。
憲皇十一祀,共得春闈書。 道直淹曹掾,命通侍玉除。 浮生年月促,九陌笑言疎。 何計同歸去,滄江有弊廬。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青牛遊華嶽,赤馬走吳宮。 玉柱離鴻怨,金罍浮蟻空。 日霽崤陵雨,塵起洛陽風。 唯當玄度月,千里與君同。
聖主過幽谷,虛皇在蘂宮。 五千宗物母,七字祕神童。 世上金壺遠,人間玉籥空。 唯餘養身法,修此與天通。
百度看星月,千回望五更。 自知無夜分,乞顧早天明。 (〖1〗以上五十九首詩,與卷一所著錄的馬雲奇詩一道鈔寫在伯二五五五殘卷上,按其內容和編次,當是一人所寫,可惜這個作者的姓名已不可考知。 從詩的內容看來,這個作者很可能是一位身遭吐蕃拘禁的敦煌使臣。 這些詩所表現的時間和地點,約在唐代宗大曆元年〖七六五〗凉州陷於吐蕃到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敦煌淪陷之間。 作者在冬日從敦煌馬圈口堰出發,出使吐谷渾,經過墨離海,次年夏到青海,却不幸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又經過臨水,度赤嶺,次白水戍,到達被吐蕃佔據的臨蕃。 他所經歷的時間,正是吐蕃極盛、河隴淪陷,安西、北庭與中原音訊斷絕之時,因此詩中所反映的思想狀況,代表了當時西北邊塞廣大文人士子的心情。 同時,這些詩實際上又是當時河隴地區的紀行詩,詩中所描述的邊塞地區的自然風貌、游牧地帶的典型景物以及被吐蕃攻陷後的邊鎮守捉的荒涼景象,在別的唐人邊塞詩中均不多見,因此,它們無論在歷史,或文學史,或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上,都有着不可忽視的寶貴價值。 〖有關伯二五五五殘詩卷,可參看柴劍虹《敦煌唐人詩文選集殘卷〖伯二五五五〗補錄》,見《文學遺產》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
愁霜落兮歲已終,秋雁吟兮悲遠空。 短褐不完兮憂思充,庭蕭蕭兮冷暮風。 (見《文苑英華》卷一一三)。
綠竹叢邊築小塘,泉來何處已洸洸。 未涵北戶星辰影,斗覺南風藻荇香。
荔達陽膏動,冰解水紋融。 天花四面碧,日氣幾竿紅。 不言雙燕晚,爲嘆玉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