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望远行

〔元朝〕 施惠《幽闺记》

(生上)春风紫陌,又是大涯行客。 (小生上)野草闲花,掩映水光山色。 (末、净上)杏花朵朵欹红,杨柳丝丝弄碧,沙岸远涟漪初溢。 (生)携书挟策赴天邦,(小生)那更风光直艳阳,(末)路上野花钻地出。 (净)村中美酒透瓶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廣州

    斧鉞下青冥,樓船過洞庭。 北風隨爽氣,南斗避文星。 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 王孫丈人行,垂老見飄零。

    杜甫 唐宋诗
  • 落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孔紹安 唐宋诗
  • 投京兆府試官任文學先輩

    高興每論詩,非才獨見推。 應當明試日,不比暗投時。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 孤單雖有託,際會別無期。 取舍知由己,窮通斷在茲。 賤身何足數,公道自難欺。 澤國違甘旨,漁舟積夢思。 長安未歸去,爲倚鑒妍媸。

    李頻 唐宋诗
  • 出官經硤石縣

    謫宦過東畿,所抵州名濮。 故里欲清明,臨風堪慟哭。 溪長柳似帷,山暖花如醭。 逆旅訝簪裾,野老悲陵谷。 暝鳥影連翩,驚狐尾纛簌。 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韓偓 唐宋诗
  • 樂道歌(一作《了元歌》)

    [修](問)(從《燈錄》改)道道無可修,問法法無可問。 違人不了性(一作「色」)空,智者本無違順(一作「悟者無逆順」)。 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離方寸。 不要(一作「用」)廣學多聞,不要辯才聰隽。 識取自家城郭,莫謾遊他州(一作「尋他鄉」)郡。 (《燈錄》二句在「不用」二句前)煩惱即是菩提,淨花(一作「華」)生於泥糞。 若有人求問答(一作「人來問我若爲」),誰(一作「不」)能共他講(一作「伊談」)論。 不知月之大小,亦不知(一無「亦」字,「知」作「管」)歲之餘閏。 (《燈錄》二句在「煩惱」二句前)辰時以(一作「寅期用」)粥充饑,仲(一作「齋」)時更飡(一作「飱」)一頓。 今日任運騰騰,明日騰騰任運。 心中了了總知,只沒(一作「且作」)佯癡縛鈍。 (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藏南唐靜、筠二僧撰《祖堂集》卷三。 注「一作」者,爲《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宋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卷三十之異文。 )。

    仁儉 唐宋诗
  • 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

    將違安可懷,宿戀復一方。 家貧無舊業,薄宦各飄颺。 執板身有屬,淹時心恐惶。 拜言不得留,聲結淚滿裳。 漾漾動行舫,亭亭遠相望。 離晨苦須臾,獨往道路長。 蕭條風雨過,得此海氣涼。 感秋意已違,況自結中腸。 推道固當遣,及情豈所忘。 何時共還歸,舉翼鳴春陽。

    韋應物 唐宋诗
  • 寄璨師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紗燈。 時憶長松下,獨坐一山僧。

    韋應物 唐宋诗
  • 又聽霓裳羽衣曲送陳君

    清商一曲遠人行,桃葉津頭月正明。 此是開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別離聲。

    徐鉉 唐宋诗
  • 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

    小草浪出山,大隱乃居市。 功名一畫餅,甚矣癡兒計。 傾身犯火宅,顧自以爲戲。 汗顔逢冰子,更復問奚自。 三肅齋中人,本是青雲器。 雖然山上山,政爾吏非吏。 肅肅窗前竹,見引著勝地。 世間劇寒暑,了不受榮悴。 門前剝啄客,欲問觀我意。 但持邯鄲枕,贈我一覺睡。

    陳與義 唐宋诗
  • 次韻喜雨兼簡彝老

    此身閲世一浮漚,無地安巢拙勝鳩。 擊節聞君歌喜雨,裹糧知我迫填溝。 凉宵自足莊生夢,豐歲仍寬子美憂。 遥想高人禪寂處,娟娟窗竹不勝幽。

    陳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