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禽备法驾非公道,微臣免朝请忒份外。 君臣遇一朝一代。 (太后云了)(正末唱)娘娘道临大节不可当为鉴戒。 听道罢痛连心性,气夯胸怀。 臣不忠不孝,无德无才。 想建千年基业,留万世恩泽。 会为君,能使臣,托孤的主人安在。
无
其他无
〔元朝〕 郑光祖
伯禽备法驾非公道,微臣免朝请忒份外。 君臣遇一朝一代。 (太后云了)(正末唱)娘娘道临大节不可当为鉴戒。 听道罢痛连心性,气夯胸怀。 臣不忠不孝,无德无才。 想建千年基业,留万世恩泽。 会为君,能使臣,托孤的主人安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悲君老別我霑巾,七十無家萬里身。 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裏白頭人。
終朝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子孫。 曾向苻王筆端坐,爾來求食渾家門。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蹄大蹄又軟,腹濶更腰長。 行時無步驟,何必問孫陽。 。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雲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 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道契非物理,神交無留礙。 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孟冬鑾輿出,陽谷羣臣會。 半夜馳道喧,五侯擁軒蓋。 是時燕齊客,獻術蓬瀛內。 甚悅我皇心,得與王母對。 賤臣欲干謁,稽首期殞碎。 哲弟感我情,問易窮否泰。 良馬足尚踠,寶刀光未淬。 昨聞羽書飛,兵氣連朔塞。 諸將多失律,廟堂始追悔。 安能召書生,願得論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狽。 雖有屠城功,亦有降虜輩。 兵糧如山積,恩澤如雨霈。 羸卒不可興,磧地無足愛。 若用匹夫策,坐令軍圍潰。 不費黃金資,寧求白璧賚。 明主憂既遠,邊事亦可大。 荷寵務推誠,離言深慷慨。 霜搖直指草,燭引明光珮。 公論日夕阻,朝廷磋跎會。 孤城海門月,萬里流光帶。 不應百尺松,空老鍾山靄。
雲水孤藤,叢林老僧。 瀾翻口角,雪點眉棱。 長春時節相聯蕊,破夜光明自照燈。 內無絲而繫螘,外無糝而聚蠅。 不起滅定,能應繁興。
舟行有嚴程,越國常曉發。 雙櫓兀殘夢,起坐窺落月。 人家岸野水,霧雨籠邃闥。 遥憐瑣窗人,欹枕聽甌軋。
不是風旛不是心,從來只爲少知音。 舉頭萬里長空外,唯見白雲流水深。
足加帝腹似癡頑,詎肯折腰求好官。 明主莫將臣子待,故人只作友朋看。
種木已大拱,今年初一過。 方持斗酒奠,其若下泉何。 寒日墟中淡,悲風冢上多。 一爲知己慟,淚濕石盤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