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承明殿霍光鬼谏・幺

〔元朝〕 杨梓

倘或取受了百姓钱,违负下帝正宣,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 久以后市曹中,遭着刑宪,我只怕又连累咱满门良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十七

    巖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 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上官昭容 唐宋诗
  • 乞寬禪師癭山罍呈宣供奉

    石色凝秋蘚,峰形若夏雲。 誰留秦苑地,好贈杏溪君。

    李益 唐宋诗
  • 浣紗篇贈陸上人

    越女顏如花,越王聞浣紗。 國微不自寵,獻作吳宮娃。 山藪半潛匿,苧蘿更蒙遮。 一行霸句踐,再笑傾夫差。 豔色奪人目,斆嚬亦相誇。 一朝還舊都,靚粧尋若耶。 鳥驚入松網,魚畏沈荷花。 始覺冶容妄,方悟羣心邪。 欽子秉幽意,世人共稱嗟。 願言托君懷,倘類蓬生麻。 家住雷門曲,高閣凌飛霞。 淋漓翠羽帳,旖旎采雲軍。 春風豔楚舞,秋月纏胡笳。 自昔專嬌愛,襲玩唯矜奢。 達本知空寂,棄彼猶泥沙。 永割偏執性,自長薰修芽。 攜妾不障道,來止妾西家。

    宋之問 唐宋诗
  • 三羞詩三首

    吾聞古君子,介介勵其節。 入門疑儲宮,撫己思鈇鉞。 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達。 君臣一殽膳,家國共殘殺。 此道見於今,永思心若裂。 王臣方謇謇,佐我無玷缺。 如何以謀計,中道生芽蘗。 憲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 蒼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別。 玄鬢行爲霜,清淚立成血。 乘遽劇飛鳥,就傳過風發。 嗟吾何爲者,叨在造士列。 獻文不上第,歸于淮之汭。 蹇蹄可再犇,退羽可後歇。 利則侶軒裳,塞則友松月。 而於方寸內,未有是愁結。 未爲祿食仕,俯不媿粱糲。 未爲冠冕人,死不慙忠烈。 如何有是心,不能叩丹闕。 赫赫負君歸,南山采芝蕨。

    皮日休 唐宋诗
  • 首秋聞雁幷懷敦煌知己

    戎庭節物由來早,倐忽霜秋被寒草。 旅雁噰噰□□□,覊人夜夜心如擣。 與君離別恨經年,何事音書遂黯然。 腸斷祇今□□□,知西北泣雲烟。

    佚名 唐宋诗
  • 守歲

    今宵冬律盡,來朝麗景新。 花餘凝地雪,條含煖吹分。 綬吐芽猶嫩,冰臺已鏤津。 薄紅梅色冷,淺綠柳輕春。 送迎交兩節,暄寒變一辰。 (見上海圖書館藏明抄本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卷四一)(按:《全唐詩》卷二收本詩有缺文,今重錄。 )。

    高宗皇帝李治 唐宋诗
  • 紫陽真人歌(幷序)

    君不見先生耳鼻有仙骨,自號狂生中有物。 金華侍講三十年,兒戲公卿與簪笏。 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連羈王獻之。 長安素絹書欲徧,主人愛惜常保持。 每歎二疏不足道,復言四皓常枯槁。 去年寢疾彌數旬,神鬼盈庭謀一老。 長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顰](頻)眉誦《靈寶》。 還如簡子復歸來,更與洪崖同壽考。 上書北闕言授籙。 稅駕東州願修道。 初聞行路猶未信,果達吾君謂之好。 山陰舊宅作仙壇,湖上閑田種芝草。 鏡湖之水含杳冥,會稽仙洞多精靈。 須乘赤鯉遊滄海,當以羣鵝寫道經。 皇恩贈詩四十字,明主賜金三十鎰。 供帳傾朝一送歸,雙童駟馬從茲出。 迴看紫綬若輕塵,遠別青門嗟故人。 鴛鷺差池攀羽蓋,虹霓夭矯翊車輪。 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榮過朱買臣。 余高若是有先覺,滅蹟歸根從大樸。 千載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 歸去來,青牛頓足少遲迴。 忽然雲霧不相見,唯有飄飄香氣來。 (見宋孔延之編《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盧象 唐宋诗
  • 古風 四十八

    秦皇按寶劒,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 徵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 但求蓬島藥,豈思農鳸春。 力盡功不贍,千載爲悲辛。

    李白 唐宋诗
  • 夜泊仙居客舍

    山寒虛籟接溪聲,暮雨連空翠幾層。 寄榻若無千里夢,便如雲衲一孤僧。

    曹勛 唐宋诗
  • 意行至神祠酒坊而歸

    雨收霽色滿川原,獨曳枯藤出里門。 陌上微風搖稗穟,溝中殘水出籬根。 繫牲廟柱悲刀几,釃酒村場滿盎盆。 興盡還家殊不遠,漁燈績火閙黄昏。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