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南吕/一枝花

〔元朝〕 尚仲贤

抵多少遵承帝王宦,禀受将军令,不由咱不叛反,不由咱不掀腾。 现如今两国吞并,使不的风雷性,且朦胧入汉城。 也是咱不合听信了这一谜的浮词,剑砍了那差来的使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楚江懷古

    騷靈不可見,楚些竟誰聞。 欲采蘋花去,滄州隔暮雲。

    殷堯藩 唐宋诗
  • 侯郎中新置西湖

    遠近利民因智力,周迴潤物像心源。 菰蒲縱感生成惠,鱣鮪那占廣大恩。 瀲灩清輝吞半郭,縈紆別派入遙村。 砂泉遶石通山脈,岸木黏萍是浪痕。 已見澄來連鏡底,兼知極處浸雲根。 波濤不起時方泰,舟檝徐行日易昏。 煙霧未應藏島嶼,鳧鷖亦解避旌旛。 雖云桃葉歌還醉,却被荷花笑不言。 孤鶴必應思鳳詔,凡魚豈合在龍門。 能將盛事添元化,一夕機謨萬古存。

    方干 唐宋诗
  • 柳枝辭十二首 二

    南園日暮起春風,吹散楊花雪滿空。 不惜楊花飛也得,愁君老盡臉邊紅。

    徐鉉 唐宋诗
  • 同張少府和厙狄員外夏晚初霽南省寓直時兼充節度判官之作

    黃綬歸休日,仙郎復奏餘。 晏居當夏晚,寓直會晴初。 露散星文發,雲披水鏡虛。 高才推獨唱,嘉會喜連茹。 月色搖春闥,香煙靄暝廬。 千門傳夜警,萬象照階除。 少孺嘉能賦,文強閱賜書。 兼曹謀未展,入幕志方攄。 爲奉靈臺帛,恭先待漏車。 貞標不可仰,空此樂樵漁。

    寇坦 唐宋诗
  • 寶金篇

    三十二相眼爲先,次觀頭面要方圓。 相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傳。 眼似垂鈴紫色鮮,滿廂凸出不驚然。 白縷貫晴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 面若側墼如鐮背,鼻如金盞可藏拳。 口叉須深牙齒遠,舌如垂劍色如蓮。 口無黑黶須長命,唇似垂廂蓋一般。 食槽寬淨顋無肉,咽尖平而筋有攔。 耳如楊葉裁杉竹,嚥骨高而軟不堅。 八肉分而彎左右,龍會高在上古傳。 項長如鳳須彎曲,鬃毛茸細要如綿。 鬐高膊濶搶風小,臆高胸濶脚前寬。 膝要高而圓似椈,骨細筋麄節要攢。 蹄要圓實須卓立,身形棄闡要平寬。 筋骨彎而須堅密,排鞍肉厚穩金鞍。 三峯穩壓須藏骨,臥如猿落重如山。 鵝鼻曲直須停穩,尾似流星散不連。 膏筋大小須勻壯,下節攢筋緊一錢。 羊髭有距如雞距,能奔解走可行千。 已前貴相三十二,萬中難選一俱全。

    徐成 唐宋诗
  •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

    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 縈烟嫋娜拂綺城,垂絲百尺挂雕楹。 上有好鳥相和鳴,間關早得春風情。 春風卷入碧雲去,千門萬戶皆春聲。 是時君王在鎬京,五雲垂暉耀紫清。 仗出金宮隨日轉,天回玉輦繞花行。 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茝石聽新鶯。 新鶯飛繞上林苑,願入簫韶雜鳳笙。

    李白 唐宋诗
  • 次韻吳清叟書懷

    誤落樊籠二十年,蒼顔白髮意頹然。 解紛無用空彈鋏,揣分唯堪備執鞭。 乘雁去來何足數,涸魚濡沫自相憐。 扁舟東下雖云晚,及見梅花破臘前。

    林季仲 唐宋诗
  • 童丱須知 稻粱八篇 其二

    方冊嘗觀無逸書,更於七月誦豳詩。 周公愛主真深切,稼穡艱難先使知。

    史浩 唐宋诗
  • 此身若得西歸去,猶勝開籠放雀兒。

    李略 唐宋诗
  • 禪友

    寄語同參人,切忌隨他轉。 若向句中尋,相逢不識面。

    李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