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步步娇・微露金莲唐裙下,端的是些娘大,刚半札。若舞霓裳将翠盘踏,

〔元朝〕 吕止庵

若是觑绝他,不让杨妃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禪門寺暮鐘

    簨簴高懸于闐鐘,黃昏發地殷龍宮。 遊人憶到嵩山夜,疊閣連樓滿太空。

    劉復 唐宋诗
  • 送胡澳下第歸蒲津

    無媒甘下飛,君子尚麻衣。 歲月終榮在,家園近且歸。 山光臨舜廟,河氣隔王畿。 甚積湯原思,青青宿麥肥。

    薛能 唐宋诗
  • 過王右丞書堂二首 一

    澄潭昔臥龍,章句世爲宗。 獨步聲名在,千巖水石空。 野禽悲灌木,落日弔清風。 後學攀遺址,秋山聞草蟲。

    儲嗣宗 唐宋诗
  • 輕薄怨

    花驄躞蹀遊龍驕,連連寶節揮長鞘。 鳳雛麟子皆至交,春風相逐垂楊橋。 捻笙軟玉開素苞,畫樓閃閃紅裙搖。 碧蹄偃蹇連金鑣,狂情十里飛相燒。 西母青禽輕飄飄,分環破璧來往勞。 黃金千鎰新一宵,少年心事風中毛。 明朝何處逢嬌饒,門前桃樹空夭夭。

    李咸用 唐宋诗
  • 奉酬翁文堯員外神泉之遊見寄嘉什

    含雞假豸喜同遊,野外嘶風並紫騮。 松竹迴尋青障寺,姓名題向白雲樓。 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語離經妙破愁。 爭奈愛山尤戀闕,古來能有幾人休。

    黃滔 唐宋诗
  • 雞頭

    湖浪參差疊寒玉,水仙曉展鉢盤綠。 淡黃根老栗皺圓,染青刺短金罌熟。 紫羅小囊光緊蹙,一掬真珠藏蝟腹。 叢叢引觜傍蓮洲,滿川恐作天雞哭。

    無名氏 唐宋诗
  • 大還丹口訣

    岷山寶室九仙居,日月縈迴洞底虛。 爲有真人常鎮此,玉留盤結氣長舒。 曾遊海嶠崑丘客,遠控龍駢亦探賾。 鍊得精華九轉成,中有白銀相韞積。 月中玉兔坎中陽,外柔形容內有剛。 二象雄雌同一體,還如金向水中藏。 金水相合是魂魄,三才變異誠難測。 倐然龍虎兩交幷,化得龍兒在杳冥。 狀似凝酥黃芽雪,亦如玄圃玉華結。 本非世上起機心,元是真人留祕訣。 留祕訣,不參差,晃山石室有丹砂。 至道之人依此法,飛取青龍作一家。 季魂周天成氣質,重與水銀相固密。 似子還婚小女兒,蘇張下說情難失。 相傳此物是黃芽,重重金鼎貯金華,制成雄黃偃藥砂。 六一緘封須祕密,莫教神室有纖瑕。 火候初從一陽起,乾坤兩卦成終始。 文經武緯啓靈機,一法先王傳祕旨。 蟾蜍天上盡還生,丹鼎開時見道情。 每度恢奇別起象,璘㻞紅紫狀難名。 却取金合雄作匱,世光流盡赤龍飛。 燒金學道岷山子,親得真人受玄旨。 玄旨唯論汞與鉛,修得黃芽身不死。 鍊丹鍊志兼鍊神,不營名利顯清芬。 逃名遠去塵埃外,棲託空閑契上真。 莫學人寰囂薄士,役役終身愛名利。 雖然有意慕椿年,未免將身在朝市。 (後蜀無名氏著《大還丹照鑒》)。

    崔玄真 唐宋诗
  • 白雲先生張約言葬失其地讖

    安龍頭,枕龍角。 不三年,自消鑠。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七引《摭遺》)。

    佚名 唐宋诗
  • 頌古九首 其八

    天魔謗佛,桀犬吠堯。 巍巍大人,聖德可昭。

    釋思岳 唐宋诗
  •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

    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 車前陳曲蓋,車後建朱旗。 金鼓鳴兩旁,壺漿擁通逵。 所付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景亳實鉅屏,往俾國相之。 國相稱疾還,正值民阻饑。 朝廷急恤養,選守莫與宜。 君嘗典海陵,政績爲衆推。 今授輙辭命,大夫多飛綏。 屢上不得請,飭馭俄輕齎。 既體堯舜仁,又答稷禼知。 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 郊原棗已剝,場圃黍可治。 必期寬賦斂,無乃息疲羸。 何當過苦縣,肯暇觀舊碑。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