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有感五首 四

〔唐朝〕 杜甫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 由來強幹地,未有不臣朝。 受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南溪春耕

    荷蓑趣南逕,戴勝鳴條枚。 溪雨有餘潤,土膏寧厭開。 溝塍落花盡,耒耜度雲迴。 誰道耦耕倦,仍兼勝賞催。 日長農有暇,悔不帶經來。

    錢起 唐宋诗
  • 古意

    女伴朝來說,知君欲棄捐。 嬾梳明鏡下,羞到畫堂前。 有淚霑脂粉,無情理管弦。 不知將巧笑,更遣向誰憐。

    戎昱 唐宋诗
  • 寓言題僧

    劫風火起燒荒宅,苦海波生蕩破船。 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

    白居易 唐宋诗
  • 下第後夷門乘舟至永城驛題

    秋賦春還計盡違,自知身是拙求知。 唯思曠海爲休處,忽喜孤舟似去時。 連浦一城兼汴宋,夾堤千柳雜唐隋。 從來此恨皆前達,敢負吾君作楚辭。

    薛能 唐宋诗
  • 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 𦊔

    煙雨晚來好,東塘下𦊔去。 網小正星𣞷,舟輕欲騰翥。 誰知荇深後,恰值魚多處。 浦口更有人,停橈一延竚。

    皮日休 唐宋诗
  • 起夜來

    念遠心如燒,不覺中夜起。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裏。

    聶夷中 唐宋诗
  • 春日登上元石頭故城

    萬里傷心極目春,東南王氣只逡巡。 野花相笑落滿地,山鳥自驚啼傍人。 謾道城池須險阻,可知豪傑亦埃塵。 太平寺主惟輕薄,却把三公與賊臣。

    羅隱 唐宋诗
  • 短褐

    閑披短褐杖山藤,頭不是僧心是僧。 坐睡覺來清夜半,芭蕉影動道場燈。

    鄭谷 唐宋诗
  • 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 六十九

    三度曾經游此地,從緣權順世間情。 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迹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徑竹新成。 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見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綫裝鉛印本。 )(〖1〗張靖龍云:永明即延壽。 清釋際祥《淨慈寺志》〖《武林掌故叢編》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壽禪師山居詩》,吳越僧延壽撰」等語。 卷十八明人李日華山居詩序中記載了永明山居詩的刻本來源,序後附錄佛國山人黃樹穀《集山居詩絕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壽禪師詩句。 」其詞句與懺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詩後附載和詩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嘗居南屏,賡和《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詩》,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詩》。 古春云:「永明壽禪師有詩六十九首,慶壽獨庵從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覺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見《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壽山居詩其二韻。 又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續編》載元代天台高僧無見先覩《和永明禪師〖山居詩〗韻》六十九首,步韻甚嚴。 從永明山居詩的內容來看,也屬智覺延壽所作無疑。 詳細考證參見拙作《延壽及其佚詩》,載《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續藏經》本宋釋文沖《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末附延壽著作總目,有《山居詩》一卷,當即指以上所錄諸詩。 此書所錄延壽所作詩尚有《詩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吳越唱和詩》一卷、《光明會瑞應詩》一卷、《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雜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 )。

    延壽 唐宋诗
  • 梅市舟中作

    漕渠北向小橋通,漸入蒼茫大澤中。 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