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前腔・襄王梦仍又成,俨似当年杨太真。正欢娱再结同心,被谯楼又打三

〔元朝〕 高秀文

思思想想愁无尽,纱窗月转移花影,把我二字姻缘不得成。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 唐宋诗
  • 虎丘寺見元相公二年前題名愴然有詠

    滻水送君君不還,見君題字虎丘山。 因知早貴兼才子,不得多時在世間。

    劉禹錫 唐宋诗
  • 送友人歸山

    出山成北首,重去結茅廬。 移石修廢井,埽龕盛舊書。 開田留杏樹,分洞與僧居。 長在幽峰裏,樵人見亦疎。

    張籍 唐宋诗
  • 送秦鍊師歸岑公山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乾。

    李羣玉 唐宋诗
  • 悔恨

    六七年來春又秋,也同歡笑也同愁。 纔聞及第心先喜,試說求婚淚便流。 幾爲妒來頻斂黛,每思閑事不梳頭。 如今悔恨將何益,腸斷千休與萬休。

    韋莊 唐宋诗
  • 去東林寺詩

    峯頭不住起孤煙,池上相留有白蓮。 塵網分明知束縛,更須騎馬別林(「林」字,《金石錄補》作「雲」。 )泉。 (見《古刻叢鈔》。 以《槐盧叢書》本《金石錄補》參校之。 )(〖1〗詩下原署「會昌三年七月十三日祕書省正字曹汾題」十七字。 〖2〗陶宗儀《古刻叢鈔》:此詩在曇玭碑陰,塵土昏塞,無知之者。 至和三年春二月,陳國袁陟來遊山,徧抉奇跡,始發其晦。 東林詩多矣,未有如此篇之意遠而美者,因題以永之。 汾,開成四年崔蠡下進士,後爲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忠武軍節度使,實丞相確之弟也。 )。

    曹汾 唐宋诗
  •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七

    客路逢寒食,禾秧出已齊。 清溪三汊淺,白鷺一行低。 禊飲心何在,茅峰路恐迷。 隨時隨有樂,何處不幽棲。

    曹勛 唐宋诗
  • 池荷

    香分浄社色專城,冠蓋如雲照乘明。 曉露浥妝秋艷曳,凉風吹月夜經營。

    汪應辰 唐宋诗
  • 酬令裕見寄之什

    伯才不鼓琴,良爲知音撤。 淵明琴無絃,荆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繁,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掣。 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燄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黄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斆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輟。 顧慙澤畔癯,韋編老披閲。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頼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復于隍,需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李呂 唐宋诗
  • 夜食炒栗有感

    齒根浮動嘆吾衰,山栗炮燔療夜饑。 喚起少年京輦夢,和寜門外早朝來。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