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绕池游

〔元朝〕 高明《蔡伯喈琵琶记》

凤餐水卧,甚日能安妥?问天天怎生结果?(贴介唱)梳妆淡雅,看风措堪描堪画。 是何人教来问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釋奠武成王樂章 迎神

    卜畋不從,兆發非熊。 乃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載垂,命祀維崇。 日練上戊,宿嚴閟宮。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于邵 唐宋诗
  • 詠史詩 咸陽

    一朝閻樂統羣兇,二世朝廷掃地空。 唯有渭川流不盡,至今猶繞望夷宮。

    胡曾 唐宋诗
  • 李德裕相公貶崖州三首 三

    閑(《塵史》作「田」、《苕》作「開」)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塵史》作「怊」)悵欲怨誰? (見《四部叢刊》影印那波道圓本《白氏文集》卷二十,以《塵史》卷中、《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參校。 )(〖1〗蘇轍《欒城後集》卷規模十一《書白樂天集後二首》云:「會昌之初,李文饒用事,樂天適已七十,不一二年而沒。 嗟夫,文饒尚不能置一樂天於分司中耶? 然樂天每閑冷衰病,發於詠歎,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 至其《聞文饒謫朱崖三絕句》,刻核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也。 且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之竄,在會昌末年,此決非樂天之詩。 豈樂天廿徒淺陋不學者陋益之邪?樂天之賢,當爲辨之。 」〖2〗王得臣《塵史》卷中云:「令狐先生曰:『唐白傅以丞相李德裕貶崖州爲三絕句,便不負世人訾毀。 』予以爲詩三百皆出聖賢發憤而爲,又何傷哉。 後嘗語於客,會安陸令李楚老翹叟在坐上,曰:『非白公之詩也。 白公卒於李貶之前。 』予因按《唐史》,會昌六年白公卒,是歲宣宗即位,明年改元大中,又明年李貶,蓋當時疾李者托名爲之附於集。 詩曰〖略〗。 予觀其詞意鄙淺,白爲雜律詩譏世人,故人得以輕效之。 」〖3〗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三云:「余以《元和錄》考之,居易年長於德裕,視德裕爲晚進。 方德裕任浙西觀察使,居易爲蘇州刺史,德裕以使職自居,不少假借,居易不得以卑禮見,及其貶也,故爲詩云〖略〗。 然《醉吟先生傳》及《實錄》皆謂居易會昌六年卒,而德裕貶於大中二年,或謂此詩爲僞。 余又以《新唐書》二人本傳考之,會昌初,白居易以刑部侍郎致仕,六年卒。 李德裕大中二年貶崖州司戶參軍。 會昌盡六年,距大中二年,正隔三年則此三詩非樂天所作明甚。 但蘇子由以謂樂天死於會昌之初,而文饒竄於會昌之末,偶一時所記之誤耳。 」按:今參諸家之說,收三詩爲無名氏作。 )。

    無名氏 唐宋诗
  • 偈四首 其二

    巢知風,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 不須計較作思量,五五從來二十五。 萬般施設到平常,此是叢林飽參句。

    釋慧暉 唐宋诗
  • 遺所思

    君行既云遠,我思日以長。 思君無所遺,寶带雙鴛鴦。 鴛鴦不相失,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復同房。 上有金蓮花,莖葉相扶將。 下有並根藕,藕絲百尺長。 同緘尺素書,封以紫錦囊。 上言長相憶,下言莫相忘。 努力加餐飯,歸來花正芳。

    曹勛 唐宋诗
  • 叢菊

    烟開容蘤密,霜重放叢斜。 插著星星畔,潜郎稱晚花。

    宋祁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九五

    住相布施生天福,不用鉆龜并買卜。 分毫不賺自家修,如影隨形皆具足。

    釋印肅 唐宋诗
  • 聞雁

    過盡梅花把酒稀,熏籠香冷換春衣。 秦關漢苑無消息,又在江南送雁歸。

    陸游 唐宋诗
  • 句 其一

    留客看花賦詩坐。

    翁卷 唐宋诗
  • 悶題

    此心忠義出天資,奴隸兒童莫强爲。 燕雀不知鴻鵠志,牛羊徒飾虎狼皮。 事當桀犬吠堯日,書在塞鴻歸漢時。 拔劔問天天不語,料天還愧負男兒。

    華岳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