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李太白贬夜郎・尾

〔元朝〕 王伯成

没遭罹李翰林,忒昏沉杨贵妃。 见如今凤帏中搂抱着肥儿睡,更那里别寻个杜子美。 (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倢伃怨

    讒謗潛來起百憂,朝承恩寵暮仇讐。 火燒白玉非因玷,霜翦紅蘭不待秋。 花落昭陽誰共輦,月明長信獨登樓。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翁綬 唐宋诗
  • 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綵縷人勝應制

    疏龍磴道切昭回,建鳳旗門繞帝臺。 七葉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煙開。 初年競貼宜春勝,長命先浮獻壽杯。 是日皇靈知竊幸,羣心就捧大明來。

    蘇頲 唐宋诗
  • 奉陪陸使君長源諸公遊支硎寺

    嘗覽高逸傳,山僧有遺蹤。 佐遊繼雅篇,嘉會何繇逢。 塵世即下界,色天當上峰。 春暉徧衆草,寒色留高松。 繚繞彩雲合,參差綺樓重。 瓊葩灑巾舃,石瀃清心胸。 靈境若可託,道情知所從。

    皎然 唐宋诗
  • 千歲寶掌和尚臨滅示徒慧雲偈

    本來無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住心,他生復來此。 (同前)(按:二書云千歲寶掌和尚爲中印度人,生於周威烈王十二年。 魏晉時東遊至中國,時已六百餘歲。 梁時曾晤達摩而開悟。 復遍歷江浙名山,貞觀十五年返飛來。 顯慶二年卒,他們一千七十二。 其事顯然出于附會,唐人著作及較早的幾部燈錄亦不載,似只能視爲小說家言,姑錄附此。 )。

    不詳 唐宋诗
  •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台尋智者禪師隱居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餘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髮空蒼然。 調嘯寄疎曠,形骸如棄捐。 本家關西族,別業嵩陽田。 雲臥能獨往,山棲幸周旋。 垂竿不在魚,賣藥不爲錢。 藜杖閑倚壁,松花常醉眠。 頃辭青溪隱,來訪赤縣仙。 南畝自甘賤,中朝唯愛賢。 仍空世諦法,遠結天台緣。 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主人瓊枝秀,寵別瑤華篇。 落日掃塵榻,春風吹客船。 此行頗自適,物外誰能牽。 弄棹白蘋裏,挂帆飛鳥邊。 落潮見孤嶼,徹底觀澄漣。 雁過湖上月,猿聲峰際天。 羣峰趨海嶠,千里黛相連。 遙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圓。 昔聞智公隱,此地常安禪。 千載已如夢,一燈今尚傳。 雲龕閉遺影,石窟無人煙。 古寺暗喬木,春崖鳴細泉。 流塵既寂寞,緬想增嬋娟。 山鳥怨庭樹,門人思步蓮。 夷猶懷永路,悵望臨清川。 漁人來夢裏,沙鷗飛眼前。 獨遊豈易愜,羣動多相纏。 羨爾五湖夜,往來閑扣舷。

    劉長卿 唐宋诗
  • 依韻和孫秀才朱長官見寄 其二

    昔年同志逢時盡,今日相親似子稀。 犀僕忽辭雲海上,遠持雙璧扣吾扉。

    梅堯臣 唐宋诗
  • 行歌

    孤村小市負薪歌,造物其如此老何。 靈藥已能驅疾豎,醇醪不用戰悲魔。

    陸游 唐宋诗
  • 書嘆二首 其一

    世事紛紜汝所知,欣然領略尚何疑。 窮居自是長年術,魔境常爲定力資。 人但與遊無德怨,酒皆可醉略醇醨。 蘭亭賓主今何在,修竹依然似曩時。

    陸游 唐宋诗
  • 晴後再雪四首 其三

    天上瓊樓萬玉妃,月宮學舞試雲衣。 霓裳未徹天風起,腦子花鈿星散飛。

    楊萬里 唐宋诗
  •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作詩餘事真詩仙,騎麟被髮何翩然。 韻寬泛押入傍近,窄韻宜搜期押盡。 鈎章棘句未多郊,古諷新題寧數稹。 五季詩流喜穿鑿,蟬噪蛙鳴嗟衆作。 皇朝天人歐與蘇,星鳳初見人驚呼。 醉翁句法到勝處,紆餘條暢今古無。 鋪張揚厲詞藻挾,雅稱金泥兼玉檢。 一篇妙絕廬山高,幾首清新寫鬰陶。 造化機緘富狀彙,豈獨文星南斗避。 如何妄評味短長,自古羣兒喜嘲議。 雪堂羈窮如牧之,得非天欲昌其詩。 平生古律三千首,無媿清風白雪詞。 才如太白更無敵,文似子長兼愛奇。 江西宗派不足進,自鄶以下曾無譏。 流傳海內皆珠玉,到處逢人俱願學。 不須酬唱說西崑,宋有歐蘇唐有韓。 二文邈乎其杖几,一編且誦蘇夫子。

    喻良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