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 山人愛清景,散髪臥秋風。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 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脣吸靈氣,玉指調真聲。 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願言聞此曲。 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希夷
月出嵩山東,月明山益空。 山人愛清景,散髪臥秋風。 風止夜何清,獨夜草蟲鳴。 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 絳脣吸靈氣,玉指調真聲。 真聲是何曲,三山鸞鶴情。 昔去落塵俗,願言聞此曲。 今來臥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樂吾事,笙歌銘夙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梔子比衆木,人間誠未多。 於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蕭條心境外,兀坐獨參禪。 蘿月明盤石,松風落潤泉。 性空長入定,心悟自通玄。 去住渾無跡,青山謝世緣。
舊山認得煙嵐近,湖水平鋪碧岫間。 喜見雲泉還悵望,自慙山叟不歸山。
𥱧箏簫管和琵琶,興滿金尊酒量賒。 歌舞留春春似海,美人顏色正如花。
西花雖未謝,二菊又初芳。 鬢雲徒云白,腰金未是黃。 曙花淩露彩,宵豔射星芒。 日正開邊樹,風清發更香。 山椒應散亂,籬下倍熒煌。 泛酒遙相憶,何由共醉狂。 (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卷三五)(按:此詩原署「相公」,其次爲劉禹錫和詩「素萼迎寒秀」云云,檢劉詩收《劉賓客外集》卷四,題作《和令狐相公九日對黃白二菊花見懷》,知此詩爲楚作。 )。
溪流暴雨漲江同,咫尺西鄰信不通。 衰朽怕看青鏡裏,笑談猶近翠屏中。 侍郎客到無苛禮,教授詩来有古風。 五載皇皇無稅駕,我途正似阮生窮。
上頭圓蓋下方盤,中夾癡憨白肉圓。 九竅八骸渾不識,更來底處覓心安。
我年六十四,獲譴輸鬼薪。 束書出東門,揮手謝國人。 笑指身上衣,不復染京塵。 時有一老翁,祝我當自珍。 却後十五年,迎君浙江濱。 我笑語是翁,豈說他生身。 事果不可知,邂逅如隔辰。 鶴髮無餘鬒,鶉衣仍苦貧。 秋風旱河頭,握手一笑新。 買酒烹雞豚,往事得具陳。 試數同朝舊,零落增悲辛。 與翁雖俱老,肝膽猶輪囷。 千里亦命駕,何况託近鄰。 秋高佳風月,相過莫厭頻。
小塢花垂盡,平堤草次迷。 日長鶑語久,風定絮飛低。 子響聞棋院,舟橫傍釣溪。 歸途不知處,依約埭東西。
在昔漢中微,我祖入吳門。 公今領名都,千騎擁高軒。 與古異出處,素節古本原。 江觀白馬潮,水花長鯨奔。 山飄月桂子,天香一國繁。 壯奇已若此,纖侈尚亦存。 舊聞其風俗,色易而柔溫。 太守朝駕車,閭巷焚蘭蓀。 太守暮還府,燈燭照旗旛。 清歌延冠蓋,廣湖浮酒樽。 成都與餘杭,天下莫比論。 彼爲公故鄉,此爲公偃藩。 吏民宜寡事,愷悌有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