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唐朝〕 陳子昂

曉霽望嵩丘,白雲半巖足。 氛氳涵翠微,宛如嬴臺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斷續。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白雲失處所,夢想曖容光。 疇昔疑緣業,儒道兩相妨。 前期許幽報,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歎情何一。 始憶攜手期,雲臺與峨眉。 達兼濟天下,窮獨善其時。 諸君推管樂,之子慕巢夷。 奈何蒼生望,卒爲黃綬欺。 銘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撫孤一流慟,懷舊日暌違。 盧子尚高節,終南臥松雪。 宋侯逢聖君,驂馭遊青雲。 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屯。 征戍在遼陽,蹉跎草再黃。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蒼蒼。 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金陵酧李翰林謫仙子

    君抱碧海珠,我懷藍田玉。 各稱希代寶,萬里遙相燭。 長卿慕藺久,子猷意已深。 平生風雲人,暗合江海心。 去秋忽乘興,命駕來東土。 謫仙遊梁園,愛子在鄒魯。 二處一不見,拂衣向江東。 五兩挂海月,扁舟隨長風。 南遊吳越徧,高揖二千石。 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 宣父敬項橐,林宗重黃生。 一長復一少,相看如弟兄。 惕然意不盡,更逐西南去。 同舟入秦淮,建業龍盤處。 楚歌對吳酒,借問承恩初。 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才高世難容,道廢可推命。 安石重攜妓,子房空謝病。 金陵百萬戶,六代帝王都。 虎石據西江,鍾山臨北湖。 二山信爲美,王屋人相待。 應爲岐路多,不知歲寒在。 君游早晚還,勿久風塵間。 此別未遠別,秋期到仙山。

    魏萬 唐宋诗
  • 詶國子崔博士立之見寄

    健筆高科早絕倫,後來無不揖芳塵。 遍看今日乘軒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執經瞻講坐,郎官共食接華茵。 煩君遠寄相思曲,慰問天南一逐臣。

    劉禹錫 唐宋诗
  • 和友人新居園上

    新居多野思,不似在京城。 牆上雲相壓,庭前竹亂生。 尋師望藥力,依譜上琴聲。 好是中秋夜,無塵有月明。

    姚合 唐宋诗
  •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五

    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 翠篠寒愈靜,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見抱書行。 入夜聽疎杵,遙知耿此情。

    朱慶餘 唐宋诗
  • 沈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煙煖玉樓春。 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作馨香忘却身。

    羅隱 唐宋诗
  • 感恩多 二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近來情轉深,憶鴛衾。 幾度將書託煙雁,淚盈襟。 淚盈襟,禮月求天,願君知我心。

    牛嶠 唐宋诗
  • 庚子年遇赦

    時清無大赦,何以安天下?直到赤眉來,始尋黃紙寫,草草蠲賦與(《學海》本作「稅」),忙忙點兵馬。

    張孜 唐宋诗
  • 山居 二

    風定泉花當澗響,雨餘山色入樓多。 老僧滅却心頭火,一榻松陰養太和。

    法珍 唐宋诗
  • 和盧侍御通塘曲

    君誇通塘好,通塘勝耶溪。 通塘在何處,遠在尋陽西。 青蘿嫋嫋挂烟樹,白鷴處處聚沙堤。 石門中斷平湖出,百丈金潭照雲日。 何處滄浪垂釣翁,鼓櫂漁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識,出沒繞通塘。 浦邊清水明素足,別有浣沙吳女郎。 行盡綠潭潭轉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雞犬桃花裏,將比通塘渠見羞。 通塘不忍別,十去九遲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鳥從天來。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邊苦竹秋聲起。 長吟白雪望星河,雙垂兩足揚素波。 梁鴻德耀會稽日,寧知此中樂事多。

    李白 唐宋诗
  • 寄送張雅州二首 其一

    融和盎盎上雙眉,曠度真成萬頃陂。 岱華自高元地勢,球琳不琢本天姿。 地方千里我無事,春滿萬家人不知。 預作去思無限意,攀轅送處似迎時。

    李流謙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