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语

学而篇

〔春秋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百日假滿少傅官停自喜言懷

    長告今朝滿十旬,從茲蕭灑便終身。 老嫌手重拋牙笏,病喜頭輕換角巾。 疎傅不朝懸組綬,尚平無累畢婚姻。 人言世事何時了,我是人間事了人。

    白居易 唐宋诗
  • 大酺樂

    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 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韓偓 唐宋诗
  • 和杜甫(句)

    莫嫌袍紫歸家阻,且慶豐年雅俗安。

    楊興義 唐宋诗
  • 鼓腹謠謝許令

    東坡不戀二千石,却羨黄州芋徑尺。 一飽何妨作許難,千古光芒貫白日。 我生不暇哭途窮,入戶青錢轉手空。 肉食不容久青瑣,齒牢但可叩天鐘。 許侯詩成謝斲削,飛流來洗徐凝惡。 開緘百里已生春,九州更賴此心廓。

    鄧肅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三九

    靜之不昏,湛而若存。 動之不渾,用而亡痕。 入見離微之根,出遊幻化之門。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漲,三月紅繁。 海不失於潮信,華自得於春恩。

    釋正覺 唐宋诗
  • 謝李伯時自臨安見過台州二首 其二

    念公萬里回異俗,睠我南來忘趼足。 它時短幅問死生,爲向荒寒訪雲屋。

    曹勛 唐宋诗
  • 山中清明

    一雨東郊捲夕雲,山中坐對寂寥春。 高低桃錦紅相倚,輕重榆錢綠不勻。 杯冷羅門拋午案,簺殘犀槊晦流塵。 漢鯿漸美開魚禁,已約溪公下釣緡。

    宋祁 唐宋诗
  • 山舫

    君家屋中作山舫,開窗看山篷背上。 兩峯高並玉玲瓏,大孤小孤無此樣。 主人釀酒書滿船,讀書飲酒酣且眠。 應笑周郎赤壁下,龍驤萬斛風動天。

    李石 唐宋诗
  • 送胡學士赴益州漕

    帝念西南重,頻年輟俊翹。 還臨二星野,催駕一封軺。 地出褒中險,梯連劍外遥。 蹲鴟蔽川沃,流馬餉軍饒。 檄去方移蜀,書成遂薦譙。 客橙薰露夕,官錦濯霞朝。 卓市醪華美,渝僮舞勢趫。 省蘭聊罷幄,亭柳重攀條。 煩使資游刃,歸懷極本朝。 前知宣布曲,即日徧歡謠。

    宋祁 唐宋诗
  • 祈雨二首 其一

    折腰爲米顔常靦,負耒躬耕意自甘。 積谷千牛多骨相,年年禱雨到雲庵。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