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纳兰性德诗集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清朝〕 纳兰性德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 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武中丞秋日臺中寄懷簡諸僚友

    聖朝思紀律,憲府得中賢。 指顧風行地,儀形月麗天。 不仁恒自遠,爲政復何先。 虛室唯生白,閑情却草玄。 迎霜紅葉早,過雨碧苔鮮。 魚樂翻秋水,烏聲隔暮煙。 舊遊多絕席,感物遂成篇。 更許窮荒谷,追歌白雪前。

    呂溫 唐宋诗
  • 劍器詞三首 二

    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 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 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 今朝重起舞,記得戰酣時。

    姚合 唐宋诗
  •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二

    晴雲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粘紅。 煙生窈窕深東第,輪撼流蘇下北宮。 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杜牧 唐宋诗
  • 送晝公聯句

    相逢情不厭,惜別意難爲。 吾道應無住,前期未可知。 輕霜凋古木,寒水縮荒陂。 賓雁依沙嶼,浮雲慘路岐。 林疎看野迥,岸轉覺山移。 寄賞驚搖落,歸心歎別離。 草堂思偃蹇,麈尾去相隨。 勿謂光陰遠,禪房會一窺。

    清晝 唐宋诗
  • 琵琶泓石壁詩刻(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記》卷九著錄《》,謂「詩七古一首,見《鳯臺縣志》。」檢《全唐詩》無考卷有權澈五言《題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詩》,蓋未收。)

    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夙願解塵組,幸兹洗煩欲。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風畫壁勢相迎。 檉柏颼飀雜風雨,龜龍睗睒游虛明。 北行七里有靈跡,潭中聖字看歷歷。 一符君德應明時,一契吾真誓幽適。 由來此泓□□傳,今夕覩之信可憐。 夷猶頓使宦積薄,日暮濯纓心浩然。 (見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臺縣志》卷十七)(此詩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七,詩題作《琵琶泓作幷序》。 詩前有序,錄如次:「予頃嘗秉憲,負譴而遷,才散數奇,屢移邦國。 爰初至止,即聞有兹勝,迨今一游,果覯殊絕。 澄灣納溜,激射成雷,峭壁迴景,周流如畫,嘉木潛鱗,又不可名也。 北去七里復有石潭焉,潭中有聖字,了了可覩,峰巒相屬,宛似屏障。 閒行其中,潛洞幽窟,信爲靈異。 予超然有獨往之意,而賦是詩。 」詩中有二處稍異。 第六句「相迎」作「相適」,疑誤。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詩刻「宦積」作「宣清」,疑原應作「宦情」。 )(〖1〗《鳯臺縣志》〖姚學甲等纂修〗卷十九《輯錄部》謂:「唐清九壁詩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議大夫高平郡別駕權澈詞,錢塘縣尉瑯琊王紓書,天寶五載夏五月二十日。 從末行逆讀自序,其秉憲被譴,來佐丹曲,訪兹勝遊,詩字俱佳。 考天寶五載、元宗丙戌。 權澈名,新舊《唐書》俱不載。 權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諸書並無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郡人王紓,想以瑯琊地望而係之。 」)。

    權澈 唐宋诗
  • 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 三十一

    有山有水更何憂,知足能令萬事休。 大道不從心外得,浮榮須向世間求。 冲開煙縷飛黃鳥,點破潭心漾白鷗。 好景盡歸余掌握,豈勞艱險訪瀛洲。

    延壽 唐宋诗
  • 火後問舍至城南有感

    魂傷瓦礫舊曾遊,尚想奔煙萬馬遒。 遂替胡兒作正月,絕知回祿相巴丘。 書生性命驚頻試,客子茅茨費屢謀。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綠向人浮。

    陳與義 唐宋诗
  • 平江太守生辰二首 其一

    畫戟從來瑞靄浮,頓回春意到南州。 占熊饋鯉呈祥日,拖玉腰金得志秋。 十載聲名天下最,滿懷韜畧古人求。 壽觴頻舉公休惜,明日催歸侍邃旒。

    仲并 唐宋诗
  • 貶朱崖行臨高道中買愁村古未有對馬上口占

    北往長思聞喜縣,南來怕入買愁村。 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斷魂。

    胡銓 唐宋诗
  • 和晏尚書詠芙蓉金菊

    千疊綃紅抱蕊乾,一番金雨映趺攢。 比來醉筆賡新曲,簡上飛霜不擬寒。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