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无
其他无
〔清朝〕 纳兰性德
凤髻抛残秋草生 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淋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帝子不可見,秋風來暮思。 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
臘月江天見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 洛陽舊社各東西,楚國遊人不相識。
載闢載袚,丞相是臨。 弛其武刑,諭我德心。 其危既安,有長如林。 曾是讙譊,化爲謳吟。
背檣燈色暗,宿客夢初成。 半夜竹窗雨,滿池荷葉聲。 簟涼秋閤思,木落故山情。 明發又愁起,桂花溪水清。
四面雲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聖主佇知宣室事,豈容才子滯長沙。 隨珠此去方酬德,趙璧當時誤指瑕。 驄馬將離江浦月,繡衣却照禁中花。 應憐寂寞滄洲客,煙漢塵泥相去賒。
空門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塵。 臥向白雲情未盡,任他黃鳥醉芳春。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1〗這首詩雖不見《全唐詩》和《全唐詩逸》,在敦煌本沒有出現以前,是曾經廣泛流傳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陝西咸甯縣臥龍寺的石刻本,但題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縣的刻石,又題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標題作《玄宗題梵書》,證明這首詩在唐末已經流傳,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題玄宗作的。 石刻資料見於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一三七,錄附於後。 )。
聖主仁心等南北,燧息邊庭兵不宿。 兩階干羽來遠人,大度端能包濮祝。 萬歲三呼誕彌月,四海千秋太平曲。 宴開文德賜群臣,喜溢天顔明四目。 向來獻壽人誰在,元凱重登共鯀逐。 武夷戎監老風騷,去國十年官始復。 捧觴首賦天保章,遥指南山祝君福。 更獻曲江金鑑錄,不但能歌連理木。 賤臣逢時最僥倖,歸美寧辭管城禿。 願同韓愈頌元和,兼美武公歌綠竹。
東風吹我入錦幄,海堂點注燕支薄。 不論宜雨更宜晴,莫愁傾國與傾城。 半濃半淡晚明滅,欲開未開最奇絕。 只銷一線日脚紅,頃刻千株開絳雪。 偉哉詩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澆艷叢。 坐看玉頰添醉暈,爲渠一醉何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