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辭北渚,結纜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廻塘暗不流。 臥聞塞鴻斷,坐聽峽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 天河殊未曉,滄海信悠悠。
无
其他无
〔唐朝〕 陳子昂
沿流辭北渚,結纜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廻塘暗不流。 臥聞塞鴻斷,坐聽峽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 天河殊未曉,滄海信悠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何處生春早,春生老病中。 土膏蒸足腫,天暖癢頭風。 似覺肌膚展,潛知血氣融。 又添新一歲,衰白轉成叢。
寫月塗黃罷,凌波拾翠通。 鏡花搖芰日,衣麝入荷風。 葉密舟難蕩,蓮疎浦易空。 鳳媒羞自托,鴛翼恨難窮。 秋帳燈華翠,倡樓粉色紅。 相思無別曲,倂在棹歌中。
黠虜搆攙搶,(應作「欃槍」或「攙槍」。 )將軍首出征。 萬人旗下泣,一馬陳前行。 對敵梟心死,衝圍虎力生。 雪霜齊擐甲,風雨驟揚兵。 指點看鞭勢,喧呼認前聲。 狂胡追過磧,貴主奪還京。 黑夜星華朗,黃昏火號明。 無非刀筆吏,獨傳說時英。 (本卷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八。 )。
秋來木葉黃,半夜坐林塘。 淺溜含新凍,輕雲護早霜。 落螢飛未起,驚鳥亂無行。 寂寞知何事?東籬菊稍芳。 (以上二十八首均見北京圖館藏清陳氏晚晴軒鈔本五卷本《王無功文集》卷三。 此本承鄭永曉同志抄示。 另參校之李抄本,即東武李氏研錄山房鈔本,轉引自韓理洲同志校點本《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所錄王績詩題,有幾首與《全唐詩》所錄者有較大不同,錄如次:《夜還東溪中口號》,《全唐詩》作《夜還東溪》;《題黃頰山壁》,《全唐詩》作《黃頰山》;《山中別李處士播》,《全唐詩》缺「播」字;《秋夜喜遇姚處士義》,《全唐詩》作《秋夜喜遇王處士》;《過山觀尋蘇道士不見題壁四首》,《全唐詩》作《遊仙四首》;《盧新平宅賦古題得策杖尋隱士》,《全唐詩》僅作《策杖尋隱士》;《裴僕射宅詠妓》,《全唐詩》作《詠妓》。 )。
累宵同燕酌,十舍攜征騎。 始造雙林寂,遐搜洞府祕。 羣峰繞盤鬱,懸泉仰特異。 陰壑雲松埋,陽崖煙花媚。 每慮觀省牽,中乖遊踐志。 我尚山水行,子歸棲息地。 一操臨流袂,上聳干雲轡。 獨往倦危途,懷沖寡幽致。 賴爾還都期,方將登樓遲。
几杖辭榮久,龍蛇感歲遷。 留春太史記,成佛謝公緣。 素蓋寒雲外,哀簫落月前。 無煩樵牧禁,行路拜新阡。
從君未省涉津涯,白璧明珠屢拜嘉。 一吸湖江真大國,僅除風雨亦寒家。 簿書笑我忙官事,筆硯饒君管物華。 世味可能爭腊毒,餒蛟饞兕漫摇牙。
故里登高接雋遊,即今不計幾番秋。 一樽尚與菊花醉,萬事不禁江水流。 薄命雖多死閭巷,逢時亦有至公侯。 若論耄歲朱顔在,窮達皆當輸一籌。
山水敦夙好,煙霞痼奇懷。 向聞乳洞勝,出嶺更徘徊。 雪林縞萬李,東風知我來。 華裾繡高原,故人紛後陪。 繫馬玉溪橋,嵌根豁崔嵬。 蕩蕩碧瑶宮,冰泉漱牆隈。 芝田溉石液,深畦龍所開。 丐我一掬慳,頮此炎州埃。 仍呼輪袍舞,醉倒瑞露杯。 但恐驚山靈,腰鼓轟春雷。 薪翁雜餉婦,圜視歡以咍。 茲巖何時鑿,閲世幾劫灰。 始有此客狂,後會真悠哉。 南遊冠平生,已去首猶回。 歲月可無紀,三洞俱磨崖。 會有好事者,摩挲讀蒼苔。
朝聞單騎歸,徑走至其第。 扣門童僕頑,拒我色甚戾。 不顧遂登堂,有馬堂下繫。 辨詐大呼卿,稍應西屋際。 逡巡冠带出,青綬何曳曳。 有似縮殻龜,藏頭非得計。 況與二三子,交分久已締。 恕爾避客尤,新婚復新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