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僧入蜀過夏

〔唐朝〕 曹松

師言結夏入巴峰,雲水廻頭幾萬重。 五月峨眉須近火,木皮領重只如冬。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別李祕書始興寺所居

    不見祕書心若失,及見祕書失心疾。 安爲動主理信然,我獨覺子神充實。 重聞西方止觀經,老身古寺風泠泠。 妻兒待我且歸去,他日杖藜來細聽。

    杜甫 唐宋诗
  • 田家

    啾啾雀滿樹,靄靄東坡雨。 田家夜無食,水中摘禾黍。

    王建 唐宋诗
  • 淮陰行五首 一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劉禹錫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十二月樂辭 八月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 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簷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李賀 唐宋诗
  • 紫陽真人歌(幷序)

    君不見先生耳鼻有仙骨,自號狂生中有物。 金華侍講三十年,兒戲公卿與簪笏。 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連羈王獻之。 長安素絹書欲徧,主人愛惜常保持。 每歎二疏不足道,復言四皓常枯槁。 去年寢疾彌數旬,神鬼盈庭謀一老。 長男泣血求司命,少女[顰](頻)眉誦《靈寶》。 還如簡子復歸來,更與洪崖同壽考。 上書北闕言授籙。 稅駕東州願修道。 初聞行路猶未信,果達吾君謂之好。 山陰舊宅作仙壇,湖上閑田種芝草。 鏡湖之水含杳冥,會稽仙洞多精靈。 須乘赤鯉遊滄海,當以羣鵝寫道經。 皇恩贈詩四十字,明主賜金三十鎰。 供帳傾朝一送歸,雙童駟馬從茲出。 迴看紫綬若輕塵,遠別青門嗟故人。 鴛鷺差池攀羽蓋,虹霓夭矯翊車輪。 田田列侍浮丘伯,曾子榮過朱買臣。 余高若是有先覺,滅蹟歸根從大樸。 千載悠悠等令威,十洲漫漫思方朔。 歸去來,青牛頓足少遲迴。 忽然雲霧不相見,唯有飄飄香氣來。 (見宋孔延之編《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盧象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一二

    逍遥我詠杳冥中,萬物齊歸各異同。 曉解精微無所著,先從含識踐真空。 希夷自變剛柔理,述作縱橫道不窮。 剖判三才堪測度,輝華積德上玄功。

    宋太宗 唐宋诗
  • 雪峰和尚贊

    三回訪道投子,九度親到洞山。 末後最初非句,從教蓋地蓋天。 三箇木毬開鬼眼,無端羈鎖落人間。

    釋慧遠 唐宋诗
  • 四明尊老會致語口號 其二

    山在虛無縹緲間,相望同是一鄉關。 欲尊德齒成高會,且遣樽罍悅壽顔。 歌罷青絲回雪髮,舞餘文錦繞雲鬟。 □□□□□□醉,貴老行看一札頒。

    史浩 唐宋诗
  • 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

    悠悠古先酒,麴糵化爲醴。 適口固匪他,詩人詠其旨。 岐黄作本草,甘辛味所紀。 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爾。 孟詵注爲苦,自不燭厥理。 至今蔑公論,遂以詵爲是。 乖僻隨躭嗜,不爾遽遭詆。 氣稟炎上作,無與諸膽比。 人情素弗食,嘗者爲雪恥。 柳家集衆葯,意在勗諸子。 未聞無其故,反以彼爲美。 一呷三掉頭,强嚥身聳起。 從來好歡伯,可畏非可喜。 孤負太和名,翻作攪腸水。 因思俗顛倒,類此蓋多矣。 大路指爲迂,曲徑偏踐履。 鄭聲既可惡,滿市更盈耳。 憔悴間姬姜,一蕕雜蘭芷。 貪濁和者衆,獨清競萋菲。 善惡久相淆,何特酒而已。 至當終難掩,豈必隨風靡。 革弊會有時,周道本如砥。

    李呂 唐宋诗
  • 冷泉亭放水

    古苔危磴著枯藜,脚底翻濤洶欲飛。 九陌倦遊那有此,從教驚雪濺塵衣。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