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君能賦,君褒我解詩。 三堂一拜遇,四海兩心知。 影挂僧挑燭,名傳鶴拂碑。 涪江弔孤塚,片月下峨嵋。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洞
我重君能賦,君褒我解詩。 三堂一拜遇,四海兩心知。 影挂僧挑燭,名傳鶴拂碑。 涪江弔孤塚,片月下峨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西北樓成雄楚都,遠開山岳散江湖。 二儀清濁還高下,三伏炎蒸定有無。 推轂幾年唯鎮靜,曳裾終日盛文儒。 白頭授簡焉能賦,媿似相如爲大夫。
古今利名路,只在儂門前。 至老不離家,一生常晏眠。 牛羊晚自歸,兒童戲野田。 豈思封侯貴,唯只待豐年。 征賦豈辭苦,但願時官賢。 時官苟貪濁,田舍生憂煎。
羞日遮羅袖,愁春嬾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昨夜從香社,辭君出薜蘿。 晚來巾舃上,已覺俗塵多。 遠路縈芳草,遙空共白波。 南朝在天末,此去重經過。
康樂雲樓跡尚存,竹亭猶仰古窪罇。 苔封四面迷山象,露滴中心認酒痕。 巖月舊來曾伴飲,澗泉今咽共誰論。 無因訪得逃堯客,求取風瓢掛石門。
空。
說事滿天下,入理實無多。 常被有爲縛,何日見彌陀。
勝地開闌若,幽尋信短筇。 僧貧祇施水,客至但聞鐘。 講坐天花滿,香臺翠靄重。 何當謝塵紱,白社此相從。 (見明李培等萬曆十四年修《秀水縣志》卷八、《檇李詩繫》卷三七)。
一朝承凱澤,萬里荆荒陬。 (見同書卷四。 )。
首戴惠文冠,心有決勝籌。 翩翩四五騎,結束向幷州。 名在相公幕,丘山恩未酬。 妻子不及顧,親友安得留。 宿昔同文翰,交分共綢繆。 忽枉別離札,涕淚一交流。 遠郡臥殘疾,涼氣滿西樓。 想子臨長路,時當淮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