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涪江漢語嬌,一聲歌戛玉樓簫。 睡融春日柔金縷,妝發秋霞戰翠翹。 兩臉酒醺紅杏妬,半胸酥嫩白雲饒。 若能攜手隨仙令,皎皎銀河渡鵲橋。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洞
家住涪江漢語嬌,一聲歌戛玉樓簫。 睡融春日柔金縷,妝發秋霞戰翠翹。 兩臉酒醺紅杏妬,半胸酥嫩白雲饒。 若能攜手隨仙令,皎皎銀河渡鵲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從君勇斷拋名後,世路榮枯見幾回。 門外紅塵人自走,甕頭清酒我初開。 三冬學任胸中有,萬戶侯須骨上來。 何幸相招同醉處,洛陽城裏好池臺。
縠江東下幾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隨遊子遠,水紋猶認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時報,恨似煙花觸處生。 百尺風帆兩行淚,不堪迴首望崢嶸。
極目青青壠麥齊,野塘波闊下鳧鷖。 陽烏景暖林桑密,獨立閑聽戴勝啼。
毛羽錦生光,江南是你鄉。 四山聲欲合,遷客路猶長。 相應隈叢竹,低飛近夕陽。 就中汨羅岸,非細斷人膓。 (同前。 )。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往在識公日,我與兒曹俱。 八齡初問字,雙鉤略摹朱。 知爲太學生,夙仰君子儒。 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追數半鬼錄,宰上空美楰。 所存復陸沉,隙中驚過駒。 長者類太丘,祖風如魏謩。 兵火已無屋,蓬蒿仍不鋤。 善藏武城刀,息駕王喬鳧。 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軀。 常揮鐵如意,欲碎玉唾壺。 書生無浪語,天驕今既誅。 下如鴟夷子,扁舟歸五湖。 安用金谷園,墜樓煩綠珠。 相國起刀筆,將軍拔屠沽。 但封寢丘地,莫料秦王鬚。 隱居九畹蘭,活計千木奴。 客至徑設醴,詩來或操觚。 遊戲百家衣,劇談五雜俎。 涉世雖歷落,安命良支梧。
四十年前此讀書,與君俱欲上亨衢。 君雖未達心猶壯,我已衰頹作老夫。
從軍思上策,直諫赴賢科。 抗志吾何敢,收功眾孰多。 清詩無競病,小令有來羅。 今日奇寒甚,明窗試偃波。
老子詩中那有畫,阿師畫裏自兼詩。 我非今世王摩詰,子豈前身李伯時。 烟月正臨青嶂落,灘聲惟許白鷗知。 可憐半幅鵝溪絹,寫此寒江一段奇。
寄語溪頭赤鯶公,只今爲計莫匆匆。 直須整頓乾坤了,却駕飈輪迓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