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細仗儼威儀,聖旨凝旒對遠夷。 曉日曈曨瞻玉案,丁冬環珮滿彤墀。
无
其他无
〔唐朝〕 和凝
金吾細仗儼威儀,聖旨凝旒對遠夷。 曉日曈曨瞻玉案,丁冬環珮滿彤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中禁鳴鐘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頻搔。 相思寂寞青苔合,唯有春風啼伯勞。
君多務實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 今夜山郵與蠻嶂,君應堅臥我還行。
長慶曾收間世英,果居臺閣冠公卿。 天書再受恩波遠,金榜三開日月明。 已見差肩趍翰苑,更期連步掌台衡。 小儒謬蹟雲霄路,心仰蓮峰望太清。
舊業傳家有寶刀,近聞餘力更揮毫。 腰間印佩黃金重,卷裏詩裁白雪高。 讌罷嘉賓迎鳳藻,獵歸諸將問龍韜。 分茅列土纔三十,猶擬廻頭賭錦袍。
舊國千年盡,荒城四望通。 雲浮非隱帝,日舉類遊童。 綺琴朝化洽,祥石夜論空。 馬去遙奔鄭,蛇分近帶豐。 池文斂束水,竹影漏寒叢。 園兔承行月,川禽避斷風。 故宋誠難定,從梁事未工。 唯當過周客,獨愧吳臺空。
舞席沾殘粉,歌梁委舊塵。 獨傷窗裏月,不見帳中人。
解印歸田里,賢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俠,晚節更爲儒。 遯跡東山下,因家滄海隅。 已聞能狎鳥,余欲共乘桴。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平生一笑輕離別,林下相從各壯年。 絕愛步兵胸壘塊,更欣阿大語蟬連。 杖藜只作尋常出,巵酒何辭一再傳。 燕頷虎頭經賞識,定應接武向甘泉。
待價君方藏尺璧,知音誰解聽號鐘。 渥漥天上非無種,伯樂人間那易逢。 墨綬解來三歲改,白雲飛處寸心濃。 鴟翔鸞伏古如此,直道不容非孔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