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三殿色,恩澤若飄風。 今日黃金屋,明朝長信宮。
无
其他无
〔唐朝〕 陳陶
漢家三殿色,恩澤若飄風。 今日黃金屋,明朝長信宮。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早歲京華聽越吟,聞君江海分逾深。 他時若寫蘭亭會,莫畫高僧支道林。
水畔竹林邊,閑居二十年。 健常攜酒出,病即掩門眠。 解綬收朝佩,褰裳出野船。 屏除身外物,擺落世間緣。 報曙窗何早,知秋簟最先。 微風深樹裏,斜日小樓前。 渠口添新石,籬根寫亂泉。 欲招同宿客,誰解愛潺湲。
天寶年中事玉皇,曾將新曲敎寧王。 鈿蟬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
玉兔輪中方是樹,金鼇頂上別無山。 雖然迴首見煙水,事主酬恩難便閑。
攜手曾此分,怳如隔胡越。 倫侯古封邑,榮盛風雨歇。 飢鼯號空亭,野草生故轍。 如何此路岐,更作千年別。 馮軾望遠道,春山無斷絕。 朝行入郢樹,夜泊依楚月。 佳士持操高,揚才日昭晰。 離言何所贈,盈滿有虧缺。 時節傷蟪蛄,芳菲忌鶗鴂。 予思鹿門隱,心跡貴冥滅。 頹顏反芝朮,昔貌成冰雪。 歲晏期爾來,銷聲坐巖穴。
門前數枝路,路路車馬鳴。 名埃與利塵,千里萬里行。 只見青山高,豈見青山平。 朱門勢峨峨,冠蓋何光明。 黃鳥在花裏,青蟬奪其聲。 爾生非金玉,豈常貴復貞。 寄言之子心,可以歸無形。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揆路同寅業,師垣出守麾。 終無三令喜,便集兩楹悲。 衮職嗟何補,天心感憗遺。 幽泉空漏淎,非復作霖時。
秋光好處頓胡床,旋喚茶甌淺著湯。 隔樹漏天青破碎,驚風度竹碧匆忙。
人間聲利場,疾馳不知反。 營營計毫末,一益昧百損。 徐侯大雅士,探道自其本。 策勳虛明地,外累不待遣。 出能同光塵,歸念寄蕭散。 著亭得勝處,竹茂水清淺。 亭中眎亭外,畏塗塵瞇眼。 翛然得此心,萬化無餘藴。 老我尚問津,人與室俱遠。 向來卜鄰計,欲舞嘆袖短。 會當尋此盟,蔬飯同茗椀。 灑落無何遊,共閲世沈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