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齋睡餘柘漿清,麟鳳誘我勞此生。 勿憶天台掩書坐,澗雲起盡紅崢嶸。
无
其他无
〔唐朝〕 陳陶
竹齋睡餘柘漿清,麟鳳誘我勞此生。 勿憶天台掩書坐,澗雲起盡紅崢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曉出文昌宮,憩茲青蓮宇。 潔齋奉明祀,憑覽傷夐古。 秦爲三月火,漢乃一抔土。 詐力自湮淪,霸儀終莽鹵。 中南橫峻極,積翠洩雲雨。 首夏諒清和,芳陰接場圃。 仁祠閟嚴淨,稽首洗靈府。 虛室僧正禪,危梁燕初乳。 通莊走聲利,結駟乃旁午。 觀化復何如,刳心信爲愈。 盛時忽過量,弱質本無取。 靜永環中樞,益愧腰下組。 塵勞期抖擻,陟降聊俯僂。 遺韻留壁間,淒然感東武。
淒淒苦雨暗銅駞,嫋嫋涼風起漕河。 自夏及秋晴日少,從朝至暮悶時多。 鷺臨池立窺魚笱,隼傍林飛拂雀羅。 賴有杯中神聖物,百憂無奈十分何。
欲得兒孫孝,無過教及身。 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須嗔。
空(〖1〗《唐詩紀事》、《全唐詩》二五三作王之渙,《全唐詩》二○三又作處士朱斌。 〖2〗武后嘗吟詩云云,問是誰作,李嶠對曰:「御史朱佐日詩也。 」賜綵百疋,轉侍御史。 ○《輿地紀勝》五《平江府·人物》、《中國人名大辭典》)(〖此詩作者凡有三說。 其一爲王之渙作,題作《登鸛鵲樓》,以《文苑英華》卷三一二所收爲最早,宋執行所著《溫公續詩話》、《夢溪筆談》卷十五、《唐詩紀事》卷二六皆沿之,今人亦多從此說。 其二爲朱斌作,以收詩迄止年代距王之渙去世僅隔二年〖天寶三載〗的芮挺章《國秀集》卷下爲最早,同書亦收有王之渙詩。 其三即朱佐日作,除《輿地紀勝》外,又見於《記纂淵海》卷二十四及《吳郡志》卷二十二,《吳郡志》幷注明此條出自《翰林盛事》。 《翰林盛事》爲唐人張著撰,約撰成於大曆、貞元間,今已佚,《郡齋讀書志》卷二、《直齋書錄解題》卷五均著錄。 以三說出現的次第言,朱斌最早,朱佐日次之,王之渙爲最遲。 《千唐誌齋藏誌》九○○頁有朱佐日墓誌,官武强縣尉,待物人,天寶十三載卒,年四十九,似爲另一人。 〗)。
身臥空堂內,獨坐令人怕。 我今避頭去,拋却空閑舍。 (項楚謂以上四句應自爲一首。 )你道生時樂,吾道死時好。 死即長夜眠,生即緣長道。 生時愁衣食,死鬼無釜竃。 願作製撥鬼,入家偷喫飽。
吏散門閣掩,鳥鳴山郡中。 遠念長江別,俯覺座隅空。 舟泊南池雨,簟捲北樓風。 併罷芳樽燕,爲愴昨時同。
瀘水南州遠,巴山北客稀。 嶺雲撩亂起,谿鷺等閑飛。 鏡裏愁衰鬢,舟中換旅衣。 夢魂知憶處,無夜不先歸。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 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 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聖時。 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
繼室侯家古有聞,熒煌還得配樞臣。 香嚴童子先成佛,瑣骨仙人後化身。 共喜伯仁今有母,何妨小德外無親。 向來已悟空乘法,合作西方會上人。
薤葉葱根兩不差,重蕤風味獨清嘉。 薄揉肪玉圍金鈿,淺染鵝黄剩素紗。 臺盞元非千葉種,丰容要是小蓮花。 向來山谷相看日,知是它家是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