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多勝景,偏稱二君遊。 松徑蒼苔合,花陰碧澗流。 傾壺同坐石,搜句共登樓。 莫學天台客,逢山即駐留。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中
廬山多勝景,偏稱二君遊。 松徑蒼苔合,花陰碧澗流。 傾壺同坐石,搜句共登樓。 莫學天台客,逢山即駐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亂石跳素波,寒聲聞幾處。 颼颼暝風引,散出空林去。
飛閣青霞裏,先秋獨早涼。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簷香。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空聞指歸路,煙處有垂楊。
老病多異慮,朝夕非一心。 商蟲哭衰運,繁響不可尋。 秋草瘦如髮,貞芳綴疎金。 晚鮮詎幾時,馳景還易陰。 弱習徒自恥,莫知欲何任。 露才一見讒,潛智早已深。 防深不防露,此意古所箴。
幽幷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柳色披衫金縷鳳,纖手輕拈紅豆弄。 翠蛾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臺夢,一片春愁誰與共。
鐵橋風景勝天台,千樹萬樹梅花開。 玉簫吹過黃巖洞,勾引長庚跨鶴來。
白頭居士對禪師,正是楞嚴三昧時。 一物也無百味足,恒沙能有幾人知? (見《祖堂集》卷三)。
心如皎月連天照,性似寒潭徹底清。 無價夜光人不識,夢中虛度幾千春。
山前羅萬松,邀我行數里。 不知幽人居,但愛亂峰峙。 新晴翠似潑,乍熱汗如洗。 幸獲聽潺湲,何妨濯清泚。
冰出水,玉出石,破獍出窠母遭食。 宗師得法,佛祖避席。 正令當行,十方辟易。 耕者驅其牛,饑者奪其食。 龍驤虎驟,鐵眼銅睛。 到繩牀角頭,則不寒而慄。 有此體裁,具此作略,是真臨濟兒孫,黄龍頭角。 東山與麽讚之,何曾一字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