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杵誰家夜搗衣,金風淅淅露微微。 月中獨坐不成寐,舊業經年未得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中
砧杵誰家夜搗衣,金風淅淅露微微。 月中獨坐不成寐,舊業經年未得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僻愛江山俯坐隅,人間不是便爲圖。 尊前爲問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薦無。
幽軒斜映山,空澗復潺潺。 重疊巖巒趣,遙來窗戶間。 桃花飄岫幌,燕子語松關。 衣桁侵池翠,階痕露蘚斑。 臨風清瑟奏,對客白雲閑。 眷戀青春色,含毫俯碧灣。
長路風埃隔楚氛,忽驚神岳映朝曛。 削成絕壁五千仞,高揖泥金七十君。 祝史祕辭今莫睹,從臣嘉頌久無聞。 幽人閑望封中地,好爲吾皇起白雲。
曉峰如畫碧參差(碑作「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碑作「待」)樵隨。 看雲客倚啼猿樹,洗鉢僧臨失鶴(一作「鷺」,或作「鶩」)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見光緒《重修江油縣志》卷二十四)(陳廣福《李白的〈別匡山〉詩考》謂江油縣匡山書院存宋熙寧元年《勅賜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文云:「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爲當縣小吏,後於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平有十載。 」文中錄此詩。 )。
明主訪賢逸,雲泉今已空。 二盧竟不起,萬乘高其風。 河上喜相得,壺中趣每同。 滄州即此地,觀化遊無窮。 水落海上清,鼇背覩方蓬。 與君弄倒景,攜手凌星虹。
去年三月洛城遊,今日尋春到鳳州。 欲托雙魚附歸信,嘉陵江水不東流。
改日開尊已十成,冬曦特地晚來晴。 江梅獨報春消息,應笑羣花太薄情。
有弟自吾里,相從兩月餘。 老來歸日少,別去見時踈。 魚隊猶前日,鴒原尚故居。 不知風雨夕,相憶更何如。
溝塍與澗合,隴畝抱山轉。 向來六月旱,此地免焦卷。 早穗已垂垂,晚苗猶剪剪。 一川豐年意,比屋閙雞犬。 老農霜須鬢,矍鑠黄犢健。 自云足踏地,常賦何能免。 刈熟倩人輸,不識長官面。 康年無復事,但恐社酒淺。 我亦有二頃,收拾尚可繭。 懷哉笠澤路,歸鏟犁頭蘚。
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夾路玉亭亭。 一峰忽被雲偷去,留得崢嶸半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