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步妖氛滅,崑岡草樹青。 終朝空望極,今日送君行。 報政秋雲靜,微吟曉月生。 樓中長可見,特用滅離情。
无
其他无
〔唐朝〕 徐鍇
瓜步妖氛滅,崑岡草樹青。 終朝空望極,今日送君行。 報政秋雲靜,微吟曉月生。 樓中長可見,特用滅離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策名十二載,獨立先斯文。 邇來及門者,半已昇青雲。 青雲豈無姿,黃鵠素不羣。 一辭芸香吏,幾歲滄江濆。 散職既不羈,天聽亦昭聞。 雖承急賢詔,未謁陶唐君。 薄俸還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猶未分。 宗師忽千里,使我心氛氳。
楚客怨逢秋,閑吟興非一。 棄官守貧病,作賦推文律。 樵徑未經霜,茅簷初負日。 今看泛月去,偶見乘潮出。 卜地會爲隣,還依仲長室。
日日澗邊尋茯苓,巖扉常掩鳳山青。 歸來挂衲高林下,自翦芭蕉寫佛經。
一叢高鬢綠雲光,官樣輕輕淡淡黃。 爲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
曉景山河爽,閑居巷陌清。 已能消滯念,兼得散餘酲。 汲水人初起,迴燈燕暫驚。 放懷殊未足,圓隙已塵生。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分飛南渡春風晚,却返家林事業空。 無限離情似楊柳,萬條垂向水當中。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 )。
世上乞憐帖雙耳,得失毫芒汗流水。 轅駒厠鼠端可憐,笑殺物外奇男子。 先生眼中無可人,將軍污足渠亦嗔。 儻欲眠時遣客去,兩忘物我淵明真。 世間勢位日懸絕,不能變渠平日拙。 政如强弓五十步,無力可貫青唐鐵。
人從陳州來,不得許州信。 鐘樓上念讚,牀脚下種菜。 盞子撲落地,楪子成七八片。
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厲習。 肖翹極么魔,坱圠累闢翕。 濕生同糞蝎,腐化類宵熠。 初來閙郭郛,少進亙原隰。 嚶如蠅聲薨,聚若螽羽揖。 俄爲殷雷鬨,遂作密霰集。 口銜鋼針鋒,力洞衲衣襲。 啾聲先計議,著肉便噓吸。 立豹猶未定,卓錐已深入。 血隨姑嘬升,勢甚轆轤汲。 沉酣尻益高,飽滿腹漸急。 晶晶紫蟹眼,滴滴紅飯粒。 拂掠倦體煩,爬搔瘁肌澀。 捄東不虞西,擒一已竄十。 新瘢蓓蕾漲,宿暈斑斕浥。 竟夜眠展轉,連牀歎於悒。 云何人戚欣,乃係汝張歙。 驅以葵扇風,熏以艾煙濕。 檠長鎮藏遮,帳隙亟補葺。 火攻憚穢臭,手拍嫌腥汁。 伏翼佐掃除,網蛛助收拾。 薄暮洶交攻,大明訌未戢。 牛革厚逾氈,鱟介銛勝鈒。 遭汝若欲困,嗟人何以給。 夏蟲雖衆多,罪性相百什。 蜂蠆豈房櫳,蟣蝨但褌褶。 羊羶蟻登俎,驥逸蝱附馽。 蠓惟舞醯甕,蟫止祟書袠。 蚤爲鵂所撮,蠅亦虎能執。 彼愆可貰死,汝罪當獻級。 凉飆倏然至,醜類殆哉岌。 一吹嘴吻破,再鼓翅翎縶。 三千蹀頡利,百萬走尋邑。 快哉六合內,蔑有一塵立。 虛空既清凉,家巷得寧輯。 雞窗夜可誦,蛩機曉猶織。 雨簾繡浪卷,風燭淚珠泣。 客來添羽觴,人靜拂塵笈。 恍還神明觀,似啟坏戶蟄。 消長誰使然,智力詎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