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

〔唐朝〕 歐陽炯

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 白眉長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 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 鬼神怪異滿壁走,當簷颯颯生秋光。 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宮殿琉璃瓦。 綵杖時驅狒𤝞裝,金鞭頻策騏驎馬。 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雲飛。 地神對出寶缾子,天女倒披金縷衣。 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昉毫端善圖寫。 張僧繇是有神人,吳道子稱無敵者。 奇哉妙手傳孫公,能如此地留神蹤。 斜窺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寶冠動總生威容,趨蹌左右來傾恭。 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虎皮斑剝紅。 飄飄但恐入雲中,步驟還疑歸海東。 蟒蛇拖得渾身墮,精魅搦來雙眼空。 當時此藝實難有,鎮在寶坊稱不朽。 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後人教敵手。 後人見者皆心驚,盡爲名公不敢爭。 誰知未滿三十載,或有異人來間生。 匡山處士名稱樸,頭骨高奇連五嶽。 曾持象簡累爲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昔年長老遇奇蹤,今日門師識景公。 興來便請泥高壁,亂搶筆頭如疾風。 逡巡隊仗何顛逸,散漫奇形皆湧出。 交加器械滿虛空,兩面或然如鬬敵。 聖王怒色覽東西,劒刃一揮皆整齊。 腕頭獅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擊絡鞮。 馬頭壯健多筋節,烏觜彎環如屈鐵。 遍身虵虺亂縱橫,遶頷髑髏乾孑裂。 眉麤眼豎髮如錐,怪異令人不可知。 科頭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兒。 況聞此寺初興置,地脉沈沈當正氣。 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咸成千古事。 君不見明皇天寶年,畫龍致雨非偶然。 包含萬象藏心裏,變現百般生眼前。 後來畫品列名賢,唯此二人堪比肩。 人間是物皆求得,此樣欲於何處傳。 嘗憂壁底生雲霧,揭起寺門天上去。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長干行二首 一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遶牀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爲君婦,羞顏尚不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迴。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預堆。 五月不可觸,猨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李白 唐宋诗
  • 賦得邊城角

    邊角兩三枝,霜天隴上兒。 望鄉相並立,向月一時吹。 戰馬頭皆舉,征人手盡垂。 嗚嗚三奏罷,城上展旌旗。

    白居易 唐宋诗
  • 溫泉宮

    憶昔開元天地平,武皇十月幸華清。 山蒸陰火雲三素,日落溫泉雞一鳴。 綵羽鳥仙歌不死,翠霓童妾舞長生。 仍聞老叟垂黃髮,猶說龍髯縹緲情。

    鮑溶 唐宋诗
  • 望麻姑山

    幽人往往懷麻姑,浮世悠悠仙景殊。 自從青鳥不堪使,更得蓬萊消息無。

    鮑溶 唐宋诗
  • 書事

    自笑走紅塵,流年舊復新。 東風半夜雨,南國萬家春。 失計拋魚艇,何門化涸鱗。 是誰添歲月,老却暗投人。

    杜牧 唐宋诗
  • 送史長沙

    人說洞庭波浪險(《廣東通志》、《南漢書》作「惡」),使君自有,(《廣東通志》、《南漢書》作「身是」)濟川舟。 (見《小草齋詩話》卷四、《粤詩蒐逸》卷一引《連州志》、鄭方坤《五代詩話》卷二、同治《廣東通志》卷三○三、梁廷柟《南漢書》卷十)。

    陳用拙 唐宋诗
  • 十二時頌 九

    黃昏戌,狂子興功投暗室。 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擬商量,却啾唧,轉使心頭黑如漆。 畫夜舒光照有無,癡人喚作波羅蜜。

    寶誌 唐宋诗
  • 謁南齋諸友

    青青門外竹,練練澗中流。 水竹自相激,天壤無炎洲。 我友有高韵,來爲扶策遊。 氛埃飛不到,軒窗寸寸秋。 高文穿天心,細字編蠅頭。 氣豪欲騎月,志銳定焚舟。 我來初過雨,衣衫空翠浮。 平生百斛塵,一洗空不留。 歸來短檠下,清風入夢幽。 不知白蓮社,肯容靈運不。

    鄧肅 唐宋诗
  • 偈七首 其一

    一葉落,天下秋。 一塵起,大地收。 鳥窠吹布毛,便有人悟去。 今時學者,爲甚麽卻不識自己。

    釋道顔 唐宋诗
  • 次洪景伯韵 其二

    半刺風流雅好賢,幽尋同舉蔡經鞭。 江梅滿樹爲誰好,官柳著行還自妍。 筆陣如君難索敵,詩鋒顧我敢爭先。 一春剩喚忘憂子,要看長鯨吸百川。

    曾惇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