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自喻

〔唐朝〕 王周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疎器。 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 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 九歲執公卷,倜儻干名意。 乞薦鄉老書,幸會春官試。 折桂愧巍峩,依蓮何氣味。 性拙絕不佞,才短無餘地。 前年會知己,薦章實非據。 寧見民說平,空荷君恩寄。 瞿唐抵巴渝,往來名攬轡。 孤舟一水中,艱險實可畏。 羣操百丈牽,臨難無苟避。 濆向江底發,水在石中沸。 槌鼓稱打寬,繫紉呼下緯。 善惡胡可分,死生何足諱。 騎衡與垂堂,非不知前喻。 臨淵與履冰,非不知深慮。 我今縻搢紳,善地誰人致。 城孤與社鼠,巧佞誰從庇。 奴顏與婢膝,醜直誰從媚。 妻兒敻限越,容顏幾憔悴。 致身霄漢人,呝嚱盡賢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重陽日酬李觀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皇甫冉 唐宋诗
  • 賦得[首夏]猶清和

    早夏宜春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將御節,炎帝啓朱明。 日送殘花晚,風過御苑清。 郊原浮麥氣,池沼發荷英。 樹影臨山動,禽飛入漢輕。 幸逢堯禹化,全勝谷中情。

    張聿 唐宋诗
  •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賈島 唐宋诗
  • 清平樂 二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終日行人爭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鸎聲斷腸。 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溫庭筠 唐宋诗
  • 南歌子 一

    豔冶青樓女,風流似楚真。 驪珠美玉未爲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舞袖頻回雪,歌聲幾動塵。 慢凝秋水顧情人,祗緣傾國,著處覺生春。

    孫光憲 唐宋诗
  • 迴波樂 三十六

    你今意況大聰,不語修道有功。 亦無二邊不著,亦復不住太空。 衆生不解執有,只爲心裏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辯)西東。 念箇癡人學道,終日竟夜忩忩。 只都(項校「覩」)小兒無智,何異世諦盲聾。

    王梵志 唐宋诗
  • 句 十三

    積翠徹(王利器疑當作「澈」)深潭,舒丹明淺瀨。 (以上三聯爲菁華體)(以上十三聯均見《文鏡秘府論》地卷《十體》引崔融《唐朝新定詩格》)(按:《十體》節共引詩二十一題,今可查知作者之作凡八題,分屬宋鮑照、齊王融、梁戴暠、陳江總、隋楊廣、孔德紹、虞世基、唐崔信明。 不知作者之作凡十三聯,當爲六朝至初唐人所作,惜已無從甄辨。 )。

    無名氏 唐宋诗
  • 聲對詩 一

    彤騶初驚路,白簡未含霜。

    無名氏 唐宋诗
  • 數日前與判院丈有宋村之約雪中有懷奉呈判院通判二丈

    雲垂天闊歲將闌,一室翛然獨掩關。 擁褐不知風折木,開軒惟見雪漫山。 玄空杳靄低迷外,碧樹瓏璁掩映間。 吟罷左思招隠句,扁舟無路過長灣。

    朱熹 唐宋诗
  • 謝時卿見過作此謝之并簡德瞻二首 其二

    余髮已種種,子來真枉生。 深勤兩鳬集,何止一牛鳴。 晚徑泥猶滑,春江岸欲平。 論詩方有味,爲我老彌明。

    周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