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濁水求珠

〔唐朝〕 呂價

至寶誠難得,潛光在濁流。 深沈當處晦,皎潔庶來求。 綴履將還用,褰裳必更收。 蚌胎應自別,魚目豈能儔。 日彩逢高鑒,星光詎暗投。 不因今日取,泥滓出無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茅山李尊師山居

    天師百歲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藥每臨新瀑水,步虛時上最高峰。 籬間五月留殘雪,座右千年廕老松。 此去人寰今遠近,回看雲壑一重重。

    秦系 唐宋诗
  • 淮南使廻留別竇侍御

    戀戀春恨結,綿綿淮草深。 病身愁至夜,遠道畏逢陰。 忽逐酒盃會,暫同風景心。 從今一分散,還是曉枝禽。

    王建 唐宋诗
  • 池上搆小山詠懷

    玉立出巖石,風清曲囗囗。 偶成聊近意,靜對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蘭亭上道春。 古來心可見,寂寞爲斯人。

    羊士諤 唐宋诗
  • 和裴僕射相公假山十一韻

    公乎真愛山,看山旦連夕。 猶嫌山在眼,不得着脚歷。 枉語山中人,匄我澗側石。 有來應公須,歸必載金帛。 當軒乍駢羅,隨勢忽開坼。 有洞若神剜,有巖類天劃。 終朝巖洞間,歌鼓燕賓戚。 孰謂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築已卑,磻溪釣何激。 逍遙功德下,不與事相摭。 樂我盛明朝,於焉傲今昔。

    韓愈 唐宋诗
  • 贈泉陵上人

    暫把枯藤倚碧根,禪堂初創楚江濆。 直疑松小難留鶴,未信山低住得雲。 草接寺橋牛笛近,日銜村樹鳥行分。 每來共憶曾遊處,萬壑泉聲絕頂聞。

    廖匡圖 唐宋诗
  • 和程刑部三首 清漣閤

    照影翻窗綺,層紋滉額波。 絲青迷岸柳,茸綠蘸汀莎。 片雪翹飢鷺,孤香卷嫩荷。 憑欄堪入畫,時聽竹枝歌。

    王周 唐宋诗
  • 上清寶鼎詩二首(附存) 一

    朝披夢澤雲(甲、乙、戊本作「雲夢澤」),笠釣青茫茫。 尋絲(甲作「流」、乙作「綠」)得雙鯉,中有三(乙作「二」)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乙作「遶」)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甲、戊作「姥」)奧(甲、戊作「妙」)義不可量。 金刀(甲作「刃」)割青素(甲作「紫」),靈文爛煌煌。 嚥(甲、戊作「燕」)服十二環(戊作「鐶」),奄(甲、戊作「想」)見仙人房。 暮跨(丙作「騎」)紫鱗(丙作「麟」)去,海氣侵肌凉。 龍子善(戊作「喜」)變化,化作梅花妝。 贈(甲、戊作「遺」)我纍纍(乙作「疊疊」)珠,靡靡(甲作「非」)明月光。 勸我穿絳(乙作「絡」)縷(甲、戊作「樓」),繫作裙(戊、丁作「裾」)間襠(甲作「當」,戊作「璫」)。 挹(甲、戊作「揖」)子(甲作「予」,丁戊作「余」)以攜(甲作「疾」,乙作「詞」,丁、戊作「辭」)去,談笑聞遺(甲、乙、戊作「餘」)香。 (按:《全唐詩》卷一八五據《王直方詩話》錄「房」、「涼」、「光」三韻,《全唐詩續補遺》卷四錄「茫」、「涼」二韻。 )。

    李白 唐宋诗
  • 和胡宗澤見寄 其二

    故人皮裏貯陽秋,愛我身如不繫舟。 羞向人間爲諂首,喜來林下作遨頭。 雖無仙骨能騎鶴,尚有閒心可狎鷗。 乘興惠然時過我,一樽相對笑言稠。

    吳芾 唐宋诗
  • 喜雨

    皇天嗇甘澤,爲農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簷雨,曉屋喧鳴鳩。 驚濤注空壑,秀色溢平疇。 田舍無宿儲,及此寬百憂。 陌上誰家郎,惟恐阻春遊。

    黄公度 唐宋诗
  • 寄巫山圖與林致一喻叔奇 其二

    數千里外共明月,十二峯頭望故鄉。 我對此山無夢寐,夢魂只在雁山傍。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