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符天道,龍媒應聖明。 追風奇質異,噴玉彩毛輕。 躞蹀形難狀,連拳勢乍呈。 効材矜逸態,絕影表殊名。 岐路寧辭遠,關山豈憚行。 鹽車雖不駕,今日亦長鳴。
无
其他无
〔唐朝〕 徐仁嗣
至德符天道,龍媒應聖明。 追風奇質異,噴玉彩毛輕。 躞蹀形難狀,連拳勢乍呈。 効材矜逸態,絕影表殊名。 岐路寧辭遠,關山豈憚行。 鹽車雖不駕,今日亦長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細水涓涓似淚流,日西惆悵小橋頭。 衰楊葉盡空枝在,猶被霜風吹不休。
壞屋不眠風雨夜,故園無信水雲秋。 病中枕上誰相問,一一蟬聲槐樹頭。
春雨濛濛不見天,家家門外柳和煙。 如今腸斷空垂淚,歡笑重追別有年。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爲真。 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君不見法性無知不可說,有漏無漏幷虛通。 雖復乖差作諸地,尋其本際盡皆同。 亦復無同可同法,亦不以空持作宗。 若欲知斯殊妙道,但自窮搜五陰叢。 如實無來亦無去,亦不的在六情中。 即是無原真法界,湛然常存無始終。 行路難,路難苦樂何未央。 時往西方無量壽,或復託化現東方。
爲文赤壁并黄坂,奇韻平生想像中。 延目練江咨逝水,舉頭碧落看飛鴻。
淵明門謾設,仲蔚徑才通。 用世慙無術,哦詩喜有功。 舊廬群盜裏,北闕戰塵中。 塞路多豺虎,吾生信自窮。
膴政漸遐俗,清風律懦夫。 人憐埋玉樹,誰復奠生芻。 賦壽無三甲,傳家有二雛。 經綸才不展,身世一長吁。
周正猶餘八莢蓂,昴星下應一陽生。 貌和冬嶺松俱秀,神與梅花溪共清。 定享百齡如衛武,預開三徑學淵明。 弟兄此去皆華髮,無惜更相薦壽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