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无
其他无
〔唐朝〕 花蕊夫人徐氏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前白鶴村,竹雪覆柴門。 候客定爲黍,務農因燎原。 乳冰懸暗井,蓮石照晴軒。 貰酒鄰里睦,曝衣場圃喧。 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桐栢膺新命,芝蘭惜舊遊。 鳴臯夜鶴在,遷木早鶯求。 傳擁淮源路,尊空灞水流。 落花紛送遠,春色引離憂。
無論南北與西東,名利牽人處處同。 枕上事仍多馬上,山中心更甚關中。 川原晚結陰沈氣,草樹秋生索漠風。 百歲此身如且健,大家閑作臥雲翁。
天際何人濯錦歸,偏宜殘照與晨暉。 流爲洞府千年酒,化作靈山幾襲衣。 野燒燄連殊赫奕,愁雲陰隔乍依稀。 勞生願學長生術,飡盡紅桃上漢飛。
古詩歌訣盡分明,只是迷人強穿鑿。 至道猶來不甚煩,妄將砂汞相交錯。 未知赤血與青腰,終日只向鉛中作。 鉛中有物豈易修,失之一氣無斷齶。
倚馬萬言纔一揮,問年於我亦肩随。 才華早擅鄉評在,人物行看國士知。 黄卷沉酣端有志,青雲騰踏豈無時。 小人薄宦猶三黜,方駕聊同柳士師。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 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 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羣峯自西來,險絕如函關。 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安。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僊壇。 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 或側如虎卧,或曲如龍蟠。 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顔。 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 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 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 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 或平爲几案,而可羅杯盤。 或突出臯岸,而能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 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 或疎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 雖偶不爲配,雖單不爲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竈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 爽氣自有餘,蒸嵐不相干。 乾坤所開闢,斷斸非斧刓。 遊者可意得,名狀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今時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瑶池仙,豈不停翔鸞。 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 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 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嘆。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 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 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 小亭翼其上,遊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 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瀾。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 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閒。 勝槩益增重,清爽彌駢闐。 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况隠君子,寂寂初無傳。 或隠于仕祿,或晦于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 堯舜吾君民,勳業垂萬年。
尀耐溈山老鬼精,垂鈎便要釣鯤鯨。 幾多頭角爲龍去,蝦蟹依前努眼睛。
蕭蕭青草岸,籊籊釣魚竿。 此地規逃世,傍人誤喚官。 夏凉眠麓寺,春晚戲雩壇。 却笑平生謬,崎嶇自作難。
城雲一塢碧雲深,亦許分青到泮林。 移去檢書涓醉日,種來挾策較分陰。 細看直節難教改,設有繁霜不受侵。 二妙育才如此竹,惜無健筆與長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