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猨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无
其他无
〔唐朝〕 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猨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佳人背江坐,眉際列煙樹。 馬蹄沒青莎,船跡成空波。 春風吹兩意,何意更相值。 更望會稽何處是,沙連竹箭白鷴羣。
莫認雙林是佛林,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
溪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 掃地樹留影,拂妝琴有聲。 一言寤主寧復聽,三諫不從歸去來。
既食丈人粟,又飽丈人芻。 今日相償了,永離三惡途。
粉融紅膩蓮房綻,臉動雙波慢。 小魚銜玉鬢釵橫,石榴裙染象紗輕,轉娉婷。 偷期錦浪荷深處,一夢雲兼雨。 臂留檀印齒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長,儘思量。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茆舍(《沅湘耆舊集》作「屋」)入深居。 (見《五燈會元》卷四、《古今禪藻集》卷七。 張靖龍云見董慶酉《四明詩幹》卷下引《鄞縣志》、明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首)(按:《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作隱山和尚詩,似誤。 《全唐詩》卷八六○收許宣平《見李白詩又吟》,與此詩相似,唯異文較多。 檢最早記載許宣平詩事沈汾《續仙傳》,幷不載此詩。 杜文瀾《古謠諺》卷五二引《雲谷臥餘》謂初見于焦竑《焦氏類林》,似候許詩爲明人附會。 今互收。 )。
浯溪未到已登臨,筆力能窮造化心。 我是零陵新逐客,披圖一一可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