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南國瘴,氣待北風蘇。 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鑪。 爽攜卑濕地,聲拔洞庭湖。 萬里魚龍伏,三更鳥獸呼。 滌除貪破浪,愁絕付摧枯。 執熱沈沈在,凌寒往往須。 且知寬疾胏,不敢恨危途。 再宿煩舟子,衰容問僕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長驅。 隱几看帆席,雲州湧坐隅。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甫
春生南國瘴,氣待北風蘇。 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鑪。 爽攜卑濕地,聲拔洞庭湖。 萬里魚龍伏,三更鳥獸呼。 滌除貪破浪,愁絕付摧枯。 執熱沈沈在,凌寒往往須。 且知寬疾胏,不敢恨危途。 再宿煩舟子,衰容問僕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長驅。 隱几看帆席,雲州湧坐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簷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 野船明細火,宿鴈聚圓沙。 雲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鄰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賒。
蚌死留夜光,劍折留鋒鋩。 哲人歸大夜,千古傳珪璋。 珪璋徧四海,人倫多變改。 題花花已無,翫月月猶在。 不知天地間,白日幾時昧。
精養靈根氣養神,此真之外更無真。 神仙不肯分明說,迷了千千萬萬人。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裏,宜照浣紗人。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玉樹森森拂曉空,子雲辛苦賦青蔥。 不知苒弱當君意,却就長楊便作宮。
縠紋江畔得君詩,俊逸清新字字奇。 一笑偶成歸妹約,幾年還見外孫辭。 橫經絳帳地雖遠,給劄金門天未遲。 痛飲離騷吾事爾,湘山風物與春期。
疏茅裂萬戶,百戰未易得。 一識荆州面,不作半錢直。 朝曦明生東,夜斗光炯北。 皎皎羣目用,餘影到盆隙。 共在一世間,能無一世傑。 要渠兩眼青,洞此寸心赤。 使君絕不凡,白璧生徑尺。 龔黄漢循吏,阮謝晉人物。 稍稽一節趨,戯從五府辟。 端知付兩轓,乃用倡九牧。 春風長桑柘,豚犢飽柵櫪。 遺秉利寡婦,負戴無斑白。 靈河貫中國,寸地沾滴瀝。 三公乃故事,企踵榮晝接。 慕用吾已夙,願見憂不亟。 聊欲寫我心,敢幸康而色。 賓庖月照俎,談閣風滿席。 秋霜濕征衣,行李驚遽迫。 戀軒寄悲嘯,孤恨繞華㦸。 權輿置身地,大冶天地窄。 相馬不相肉,剖玉莫剖石。 狗盜何足言,囊錐有奇客。
出世仙姝下草堂,高標肯學漢宮妝。 數苞冷蕊愁渾破,一寸殘枝夢亦香。 問訊不嫌泥濺屐,端相每到月侵廊。 高樓吹角成何事,只替詩人說斷腸。
嗣聖登皇極,真儒秉大鈞。 三宮方愷樂,萬宇浸熙淳。 碧落龍髯去,青山馬鬣新。 衣冠同墮淚,桃李失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