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信清殘暑,蕭條古縣西。 早涼生浦溆,秋意滿高低。 前事雖堆案,閑情得泝溪。 何言戰未勝,空寂用還齊。
无
其他无
〔唐朝〕 皎然
雨信清殘暑,蕭條古縣西。 早涼生浦溆,秋意滿高低。 前事雖堆案,閑情得泝溪。 何言戰未勝,空寂用還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城邊路,今人犂田昔人墓。 岸上沙,昔時江水今人家。 今人昔人共長歎,四氣相催節回換。 明月皎皎入華池,白雲離離度清漢。
暮行河堤上,四顧不見人。 衰草際黃雲,感歎愁我神。 夜歸孤舟臥,展轉空及晨。 謀計竟何就,嗟嗟世與身。
聖世科名酬志業,仙州秀色助神機。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綵衣。 晝寢不知山雪積,春遊應趁夜潮歸。 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古佛路淒淒,愚人到却迷。 只緣前業重,所以不能知。 欲識無爲理,心中不挂絲。 生生勤苦學,必定覩天師。
高談清虛即是家,何須須占好煙霞。 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 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
娶婦得公主,平地生公府。
兩意而今惜別離,焚香發願告神祇。 一條綵索雙雙掛,願學千年連理枝。 (見《綠窗新話》卷上引《南楚新聞》)(按:今本《南楚新聞》無此條。 或疑爲宋人僞託。 )。
汧水北,隴山東,漢家神女廟其中。 寒食盡,清明旦,遠近香車來不斷。 飛泉直注漴道間,大岫橫遮隱(伯三八八五卷無此字)天半。 花正新,草復綠,黃鶯現見(任半塘改爲「睍睆」)[遷喬](〖千橋〗從任說改)木。 汧流括(任改作「活」),古樹攢,隴[坂]((返)從任說改)高高布雲族(疑應作「簇」,任改爲「端」,恐非。 )水清靈,竹矇密,無匣仙潭難延碧。 談(任改作「淡」)樓閣,人畫成,翠嶺山花天繍出。 塵冥寞,馬盤桓,爭奔陌上聲散散。 公子王孫一隊隊,管絃歌舞幾般般。 酌醴醑,補(伯三八八五卷作「捕」,似皆未允,任錄作「舞」,似無據)錦筵,羅幃翠幕奄(任改作「掩」)靈泉。 是日(任錄誤作「堤上」)淹留不覺寐,歸來明月滿秦川。 (見伯三六一九卷、伯三八八五卷。 )(按: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此詩,僅據伯三六一九卷,文字偶有誤,但校改處亦頗可採,又推測蘇癿應爲哥舒翰同時人,亦可備一說。 )。
綵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 愁烟鎖平甸,朔吹繞寒枝。 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 迴瞻飛蓋處,掩袂不勝悲。
賣盡田園徹骨貧,不知何處可容身。 樓頭浪蕩無拘檢,鐵笛橫吹過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