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古往今來轉青碧。 淺近輕浮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荆棘。 誰道黃金如糞土,張耳陳餘斷消息。 行路難,行路難,君自看。
无
其他无
〔唐朝〕 貫休
君不見山高海深人不測,古往今來轉青碧。 淺近輕浮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荆棘。 誰道黃金如糞土,張耳陳餘斷消息。 行路難,行路難,君自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銅柱南邊毒草春,行人幾日到金麟。 玉鐶穿耳誰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亞夫重過柳營門,路指岷峨隔暮雲。 紅額少年遮道拜,殷勤認得舊將軍。
可惜春時節,依前獨自遊。 無端兩行淚,長只對花流。
山童貌頑名乞乞,放火燒畬采崖蜜。 擔頭何物帶山香,一籮白蕈一籮栗。
方恐獄中桃樹出,忽聞枯木却生煙。 褚祥爲郡曾如此,却恐當時是偶然。
客從巴硤度(水渡)[二],傳子(爾)訴(泝)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蔣云「濟」有「止」意,《莊子》、《淮南子》中均有〖風濟〗的用法,不必改。 ),高塘(堂)[三]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渌(綠)水向荆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皎然《詩式》卷三引「青山滿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顥《別人》」。 )([一]按原卷載詩三首:一《綵雲篇》,二《度巴峽》,三《秋夜泊江渚》。 第一首題下有李邕名。 檢《全唐詩》第一第三兩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詩題作「詠雲」,第三首殘。 [二]按此詩見《全唐詩》二函九冊,謂爲崔顥作,題作『贈盧八象』。 故此據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載入李邕,然後據《全唐詩》校其異文,凡九事。 茲作說明於第一事下。 [三]俞云:「『高塘』應作『高唐』,兩本俱誤。 」)。
微風不動斂濤湍,組練晶晶色界寒。 斜照發揮猶未盡,月明殘夜更來看。
買斷春光與曉晴,幽香逸豔獨婷婷。 齊開忽作欒枝錦,未坼猶疑紫素馨。 絕愛小花和月露,折將一朶篸銀瓶。 今年偶憶年時句,倦倚彫欄酒半醒。
也知春向歲前回,不道春前早有梅。 折得數枝撚歸去,蜂兒一路趁人來。
向來地暖見東嘉,带葉江梅殿歲華。 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