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大願和尚

〔唐朝〕 貫休

道朗居太山,達磨住熊耳。 手擎清涼月,靈光溢天地。 盡騎金師子,去世久已矣。 吾師隱廬岳,外念全刳削。 擲孔聖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譚無著。 賜衣三銖讓不著,唯思紅泉白石閣。 因隨裴楷離京索,邇來便止於匡霍。 瀑布千尋噴冷煙,旃檀一枝翹瘦鶴。 峴首故人清信在,千書萬書取不諾。 微人昔爲門下人,扣玄佩惠無邊垠。 自憐亦是師子子,未逾三載能嚬呻。 一從散席歸寧後,溪寺更有誰相親。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爲東鄰。 焚香西望情何極,不及曇詵淚空滴。 桐江太守社中人,還送郄超米千石。 寶書遽掩修章句,萬里空函亦何益。 終須一替辟虵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韋信愛子歸覲

    離舟解纜到斜暉,春水東流燕北飛。 才子學詩趨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稍聞江樹啼猨近,轉覺山林過客稀。 借問還珠盈合浦,何如鯉也入庭闈。

    錢起 唐宋诗
  • 贈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舊才子,少小知名帝城裏。 一篇飛入九重門,樂府喧喧聞至尊。 宮中美人皆唱得,七貴因之盡相識。 南鄰北里日經過,處處淹留樂事多。 不脫弊裘輕錦綺,長吟佳句掩笙歌。 賢王貴主於我厚,駿馬蒼頭如己有。 暗將心事隔風塵,盡擲年光逐杯酒。 青門幾度見春歸,折柳尋花送落暉。 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臨風攀古樹。 繁霜入鬢何足論,舊國連天不知處。 爾來倏忽五十年,却憶當時思眇然。 多識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沒桑田。 百人會中一身在,被褐飲瓢終不改。 陌頭車馬共營營,不解如君任此生。

    戴叔倫 唐宋诗
  • 留別江陵王少府

    迢迢山上路,病客獨行遲。 況此分手處,當君失意時。 寒林遠路驛,晚燒過荒陂。 別後空迴首,相逢未有期。

    張籍 唐宋诗
  • 隱几

    身適忘四支,心適忘是非。 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 百體如槁木,兀然無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無所思。 今日復明日,身心忽兩遺。 行年三十九,歲暮日斜時。 四十心不動,吾今其庶幾。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冲沼上人院

    斸石種松子,數根侵杳冥。 天寒猶講律,雨暗尚尋經。 小殿燈千盞,深爐水一瓶。 碧雲多別思,休到望溪亭。

    許渾 唐宋诗
  • 竹下殘雪

    牆下濃陰對此君,小山尖險玉爲羣。 夜來解凍風雖急,不向寒城減一分。

    羅隱 唐宋诗
  • 永城使風

    長風起秋色,細雨含落暉。 夕鳥向林去,晚帆相逐飛。 蟲聲出亂草,水氣薄行衣。 一別故鄉道,悠悠今始歸。

    盧象 唐宋诗
  • 爲秦王制詩

    (初太宗爲秦王,高祖制詩云云。 帝於宮西造宅初成,高祖送玉璽以至帝所,縉紳先生相謂曰:「詩及玉璽。 蓋奉國之祥瑞者歟。 」○今按:《全唐詩凡例》引胡震亨謂唐初無五星聯聚之事,疑其僞託。 曾見陜西鄠縣有大業三年鄭州刺史李淵爲子世民祈疾疏石刻拓本,孫星衍《訪碑錄》亦收載。 )聖德合天地,五宿連珠見。 和風拂世民,上下同歡宴。 (《冊府元龜》二一《帝王部·徵應》)。

    李淵 唐宋诗
  • 奉和子龍大監與舍弟贈答之什

    石渠東觀兩優賢,明主知臣豈偶然。 鵷鷺分行皆接武,金蘭同好共忘年。 懷恩未遂林泉約,竊位空慚組綬懸。 多少深情知不盡,好音相慰强成篇。

    徐鉉 唐宋诗
  • 松滋小酌

    西遊六千里,此地最凄涼。 騷客久埋骨,巴歌猶斷腸。 風聲撼雲夢,雪意接瀟湘。 萬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觴。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