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沈侍郎

〔唐朝〕 貫休

從知無遠近,木落去閩城。 地入無諸俗,冠峨甲乙精。 山多高興亂,江直好風生。 儉府清無事,唯應薦禰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重過文上人院

    南隨越鳥北燕鴻,松月三年別遠公。 無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話又成空。

    李涉 唐宋诗
  • 漢江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杜牧 唐宋诗
  • 哭楊攀處士

    先生憂道樂清貧,白髮終爲不仕身。 嵇阮沒來無酒客,應劉亡後少詩人。 山前月照荒墳曉,溪上花開舊宅春。 昨夜回舟更惆悵,至今鐘磬滿南鄰。

    許渾 唐宋诗
  • 題賈島吟詩臺

    此臺如可廢,此恨有誰平。 縱使迷青草,終難沒舊名。 天悲朝雨色,嶽哭夜猨聲。 不是心偏苦,應關自古情。

    歸仁 唐宋诗
  • 遷居

    百里猶鄉土,千年亦比鄰。 願言培世德,未敢詠維新。 (均見清施念曾、張汝霖編《宛雅三編》卷二、嘉慶廿八年刊洪亮吉等纂《寧國府志》卷二十四。 )(按:梅遠爲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的曾祖。 《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三《梅聖俞墓誌銘》云:「曾祖諱遠,祖諱邈,皆不仕。 」楊傑《無爲集》卷十三《故朝奉郎守殿中丞梅君〖正臣〗墓誌銘》云:「南唐末,曾祖遠爲宣城掾。 」正臣爲堯臣弟。 《宛雅三編》卷二引《梅氏詩譜》,謂遠字維明,光化間由吳興之宣城爲掾。 以宣之風土淳厚,遂築居於州學之西,著有《遷居草》。 今按:三書所記稍有出入。 考《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太子中舍梅君墓誌銘》,堯臣父梅讓卒於皇祐元年,年九十一,推其生年,爲顯德六年。 以此推測,梅遠約生於十世紀初,以仕南唐爲是。 《梅氏詩譜》有誤,今不取光化年仕宣說。 )。

    梅遠 唐宋诗
  • 善福精舍荅韓司錄清都觀會宴見憶

    弱志厭衆紛,抱素寄精廬。 皦皦仰時彥,悶悶獨爲愚。 之子亦辭秩,高蹤罷馳驅。 忽因西飛禽,贈我以瓊琚。 始表仙都集,復言歡樂殊。 人生各有因,契闊不獲俱。 一來田野中,日與人事疎。 水木澄秋景,逍遙清賞餘。 枉駕懷前諾,引領豈斯須。 無爲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韋應物 唐宋诗
  • 頌古 其一

    梁魏山河本太平,無端容此老狐精。 九年皮髓分張盡,隻履空棺更誑人。

    釋慧空 唐宋诗
  • 漢南晤魏侯彥誠魏侯贈詩期依韵和已而荆門受代歸鄉襄務冗甚未果答既離襄陽舟中追和

    白頭有如新,傾蓋或如故。 乃知意氣間,投分自有處。 魏公使漢南,風采聳一路。 凋殘濡膏澤,冤訟廓氛霧。 游刃若發硎,調琴不膠柱。 平生不相識,見我國士遇。 杯盤倒箱篋,笑語雜巵寓。 豈惟傾肺腑,便可託嬰孺。 慰我疇昔心,何啻封萬戶。 離觴峴山曲,握手惜歡聚。 江風吹行色,短棹不得住。 臨岐亦何言,加餐納多祜。

    王之望 唐宋诗
  • 代人納婿親會致語口號

    人物宣城妙九州,乘龍果是屬清流。 相逢解賦澄江練,上勝都歸疊嶂樓。 畫戟林中銀漏迥,香梅影底玉杯浮。 洞房咫尺笙歌沸,誰道華胥祇夢遊。

    史浩 唐宋诗
  • 有客

    有客訪山間,愁襟一笑寬。 青燈親軟語,薄酒緩清歡。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