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住烏龍,應憐是衲僧。 句須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塢濕雲埋觀,溪寒月照罾。 相思不可見,江上立騰騰。
无
其他无
〔唐朝〕 貫休
獨自住烏龍,應憐是衲僧。 句須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塢濕雲埋觀,溪寒月照罾。 相思不可見,江上立騰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行旅悲搖落,風波厭別離。 客程秋草遠,心事故人知。 暮鳥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自應無定所,還似欲相隨。
長安百花時,風景宜輕薄。 無人不沽酒,何處不聞樂。 春風連夜動,微雨凌曉濯。 紅焰出牆頭,雪光映樓角。 繁紫韻松竹,遠黃繞籬落。 臨路不勝愁,輕煙去何託。 滿庭蕩魂魄,照廡成丹渥。 爛熳簇顛狂,飄零勸行樂。 時節易晼晚,清陰覆池閣。 唯有安石榴,當軒慰寂寞。
儒家有釋子,年少學支公。 心出是非外,跡辭榮辱中。 錫寒秦嶺月,杯急楚江風。 離怨故園思,小秋梨葉紅。
匪神之靈,匪機之微。 如將白雲,清風與歸。 遠引若至,臨之已非。 少有道契,終與俗違。 亂山高木,碧苔芳暉。 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君子稱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妬一善,處處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鐵尺抝不開。 稂莠蝕田髓,積陰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今在豈有相逢日,未死應無暫忘時。 從此三篇收淚後,終身無復更吟詩。 (見《文苑英華》。 )(按《全唐詩》載《哭微之》詩二首,其詩原附於白居易《祭微之文》,畧謂無以寄悲情,作哀詞二首云云。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一及坊刻《白香山集》均載之。 惟《文苑英華》卷九百八十九《祭微之文》則謂作哀詞三首,其第三首爲)(諸本所無。 承友人顧學頡先生函告,爰補錄於此。 或以其出處不明爲疑,則俟方家之考定於來更可耳。 )。
萬里閩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煙。 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頭如衰葆更加霜,身似陳茶不奈湯。 春服又陪曾點詠,歸心尤美陸生裝。 山川浮動風雲氣,草木欣榮日月光。 賸種雞頭剝溫軟,不教無齒愧張蒼。
烟開容蘤密,霜重放叢斜。 插著星星畔,潜郎稱晚花。
勇退湖山地,心期白傅論。 仙風占蒼嶺,樂土並桃源。 壯節傳交舊,儒科付子孫。 脩齡纔八十,殄瘁只聲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