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經賈島舊居

〔唐朝〕 齊己

先生居處所,野燒幾爲灰。 若有吟魂在,應隨夜魄迴。 地寧銷志氣,天忍罪清才。 古木霜風晚,江禽共宿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又上後園山脚

    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嶽陽。 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髮,碧海吹衣裳。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強梁。 逝水自朝宗,鎮名各其方。 平原獨顦顇,農力廢耕桑。 非關風露凋,曾是戍役傷。 於時國用富,足以守邊疆。 朝廷任猛將,遠奪戎虜場。 到今事反覆,故老淚萬行。 龜蒙不復見,況乃懷舊鄉。 肺萎屬久戰,骨出熱中腸。 憂來杖匣劒,更上林北岡。 瘴毒猨鳥落,峽乾南日黃。 秋風亦已起,江漢始如湯。 登高欲有往,蕩析川無梁。 哀彼遠征人,去家死路旁。 不及祖父塋,纍纍冢相當。

    杜甫 唐宋诗
  • 題崔山人草堂

    竹徑茆堂接洞天,閑時麈尾漱春泉。 世人車馬不知處,時有歸雲到枕邊。

    權德輿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竹枝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荆雲飛。 巴人夜唱竹枝後,腸斷曉猨聲漸稀。

    顧況 唐宋诗
  • 攜諸山客同上香爐峰遇雨而還霑濡狼籍互相笑謔題此解嘲

    蕭灑登山去,龍鍾遇雨迴。 磴危攀薜荔,石滑踐莓苔。 韤汙君相謔,鞵穿我自咍。 莫欺泥土脚,曾蹋玉階來。

    白居易 唐宋诗
  • 詠月

    湖上風高動白蘋,暫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違別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靜中矜爪距,兔隈明處弄精神。 嫦娥老大應惆悵,倚泣蒼蒼桂一輪。

    羅隱 唐宋诗
  • 冶山二十詠(幷序) 天泉池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闢爲毬場,即山爲亭,作詩題于其壁。 」次錄其序之大略,幷云二十首的詩題是:《望京山》、《觀海亭》、《雙檜嶺》、《登山路》、《天泉池》、《翫琴臺》、《筯竹巖》、《枇杷川》、《荻蘆崗》、《桃花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簹坳》、《八角亭》、《椒盤石》、《白土谷》。 詩各一章,章六句。 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錄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樓》二句,後者已收入《全唐詩》卷四六六。 《淳熙三山志》另錄馮審所作記。 )。

    裴次元 唐宋诗
  • 陪張丞相祠紫蓋山途經玉泉寺

    望秩宣王命,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從事有參卿。 五馬尋歸路,雙林指化城。 聞鐘度門近,照膽玉泉清。 皁蓋依松憩,緇徒擁錫迎。 天宮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終焉志,恭聞智者名。 人隨逝水沒,波逐覆舟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復情。 謝公還欲臥,誰與濟蒼生。

    孟浩然 唐宋诗
  • 擇鄰一首

    天然齪騃千金子,憬彼憸民亦有徒。 蹴踏惟應怯龍象,灌輸何足計瓶盂。 神錐曾見汝潁士,道韻也欣山澤癯。 栗尾著書趨聖處,老勤端恐負師模。

    蘇籀 唐宋诗
  • 高亭駐眺招宮苑張端臣

    蜀天向臘寒未極,倚檻綿睇亭臯分。 一萍團紅江上日,數蓋淡白樓頭雲。 杯中竹葉與誰舉,笛裏梅花那忍聞。 願君枉步數相勞,他時離緒徒紛紛。

    宋祁 唐宋诗
  • 假山

    峯間碧琅玕,清風五月寒。 欲題無好語,支枕卷簾看。

    仲并 唐宋诗